当前位置: 透视

农村中小学生溺亡事故频发,两位农村中学教师的紧急建议!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1-07-15 15:49:15

近年来,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频发,溺水已成为危害农村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

农村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些地区的炎热夏季一般有4-6个月,戏水解暑是小孩的天性,他们常去塘堰、水库甚至江河等水域玩耍;农村中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少有年轻人在农村,孩子缺少监管……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很多中小学生不会游泳!农村中小学校没有游泳池,农村中小学生没有学习游泳的条件和机会,这些因素埋下了溺水的安全隐患。

目前的“防溺”措施治标不治本

为呵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学校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学生进行防溺教育。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经常组织开展“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宣讲,班主任要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各科任老师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教授营救溺水学生的方法,增强学生防溺水意识。

每年气温渐高,农村学校更是如临大敌,在危险水域边、大街上、校门口及教室内外张贴大量防溺水标语或图示;镇、村利用广播宣传,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和巡查工作;有些地方还在塘堰边加装围栏,甚至组织专门人员巡查河、湖、库、塘等危险区域。

溺水事故仍时常发生

据媒体报道,5月4日,广西钦州灵山8名中学生水库游泳,4人溺水身亡。5月7日,河南辉县,一对亲兄弟(哥哥12岁,弟弟2岁)去黄水河玩耍,溺水身亡。5月15日,江西景德镇,一天内发生3起孩子溺亡事故,还有1人失踪!5月22日,河北沧州市献县,5名孩子在村边坑塘玩水时不慎溺水而亡。5月29日,山东临沂市,6名小孩下河玩水,4名不慎溺亡。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生命只有一次,寻找真正防止溺水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刻不容缓。

治本的办法是教会孩子们游泳

目前的“防溺”措施“堵”的工夫很大、“疏”的力度太小,真正治本的办法是教会孩子们游泳!为了从根本上防止农村青少年溺水,我们建议政府投入资金建设校园游泳池,教会孩子们游泳。‍‍

目前,偏远乡镇基本上只有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每个镇仅需建两个游泳池,由体育老师和会游泳的老师负责教学。当然,由于条件所限,农村中小学校不可能建设恒温游泳池,因此春、秋、冬季可安排游泳室内课,教学基本动作,夏季则进行实训。

游泳池建设可以因地制宜,一般来说,建一个长20米、宽10米、深1.5米的游泳池,就可以满足教学、训练需求。天气转凉时,泳池可将水放干,安放乒乓球台等设施。

各镇乡也可因地制宜,根据财政、人口等情况,在街道附近修建游泳池,或将塘堰改建为游泳池,满足居民游泳需求,特定时段向学校开放,供孩子们游泳。

当然,在教会孩子游泳后,学校、家长仍需要在思想上和管理上绷紧防溺教育这根弦。

(作者单位:重庆市潼南区玉溪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陈一豪 唐浚中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标题图
农村中小学生溺亡事故频发,两位农村中学教师的紧急建议!
2021-07-15 15:49 七一客户端 原创

近年来,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频发,溺水已成为危害农村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

农村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些地区的炎热夏季一般有4-6个月,戏水解暑是小孩的天性,他们常去塘堰、水库甚至江河等水域玩耍;农村中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少有年轻人在农村,孩子缺少监管……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很多中小学生不会游泳!农村中小学校没有游泳池,农村中小学生没有学习游泳的条件和机会,这些因素埋下了溺水的安全隐患。

目前的“防溺”措施治标不治本

为呵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学校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学生进行防溺教育。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经常组织开展“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宣讲,班主任要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各科任老师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教授营救溺水学生的方法,增强学生防溺水意识。

每年气温渐高,农村学校更是如临大敌,在危险水域边、大街上、校门口及教室内外张贴大量防溺水标语或图示;镇、村利用广播宣传,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和巡查工作;有些地方还在塘堰边加装围栏,甚至组织专门人员巡查河、湖、库、塘等危险区域。

溺水事故仍时常发生

据媒体报道,5月4日,广西钦州灵山8名中学生水库游泳,4人溺水身亡。5月7日,河南辉县,一对亲兄弟(哥哥12岁,弟弟2岁)去黄水河玩耍,溺水身亡。5月15日,江西景德镇,一天内发生3起孩子溺亡事故,还有1人失踪!5月22日,河北沧州市献县,5名孩子在村边坑塘玩水时不慎溺水而亡。5月29日,山东临沂市,6名小孩下河玩水,4名不慎溺亡。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生命只有一次,寻找真正防止溺水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刻不容缓。

治本的办法是教会孩子们游泳

目前的“防溺”措施“堵”的工夫很大、“疏”的力度太小,真正治本的办法是教会孩子们游泳!为了从根本上防止农村青少年溺水,我们建议政府投入资金建设校园游泳池,教会孩子们游泳。‍‍

目前,偏远乡镇基本上只有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每个镇仅需建两个游泳池,由体育老师和会游泳的老师负责教学。当然,由于条件所限,农村中小学校不可能建设恒温游泳池,因此春、秋、冬季可安排游泳室内课,教学基本动作,夏季则进行实训。

游泳池建设可以因地制宜,一般来说,建一个长20米、宽10米、深1.5米的游泳池,就可以满足教学、训练需求。天气转凉时,泳池可将水放干,安放乒乓球台等设施。

各镇乡也可因地制宜,根据财政、人口等情况,在街道附近修建游泳池,或将塘堰改建为游泳池,满足居民游泳需求,特定时段向学校开放,供孩子们游泳。

当然,在教会孩子游泳后,学校、家长仍需要在思想上和管理上绷紧防溺教育这根弦。

(作者单位:重庆市潼南区玉溪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