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课特辑之十一
文章来源:《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1-07-20 10:03:27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我国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行动一以贯之、步履坚定,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一、充分认识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为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供了中国方案
●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大国外交的责任与担当
●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
二、准确把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中国人民始终认为,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不能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将本国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所谓的自身绝对安全。
●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
●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建设美丽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三、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不仅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也体现了其价值关怀,是全球化时代具有中国智慧的世界观。
●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方针原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一项极具战略高度和现实紧迫感的伟大构想,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战略格局的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突破了资本主义的旧有治理模式,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对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
●必须准确判断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
和谐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式,它符合世界的主题和人类的共同愿望。人们渴望和平与发展,厌恶战争。史上数次大的战争都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时代发展,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有了新的需求,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简言之,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考量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充分处理好价值理念与具体方案、求同与存异、发展与和谐的关系,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原载《党课参考》2021年第13-14期)
责任编辑:贺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