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那杆秤一直都在|秦闫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1-13 12:10:05

杆秤的历史由来已久,相传是鲁班发明的。他依据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十三颗星花,定十三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添加三个星花,定十六两为一斤。如今,国家统一使用市秤,确定十两为一斤。

父亲一直在用杆秤,我也曾劝过他用电子秤,既方便又精准。他摆摆手说:“百工之首为杆秤,用惯了……”

一次,父亲去镇上找人做杆秤,我陪同前去,这一去让我对杆秤产生了兴趣,也对钉秤这门手艺有了新的认识。

镇上的徐伯伯开着一间只有三十平方米的杆秤店,虽窄小、逼仄,但屋内采光特别好。听父亲讲过,他像我这么大时,曾拜师学艺在徐伯伯门下。父亲本来手就有点毛病,拿东西手抖,只能在一旁给徐伯伯打下手,后来父亲主动离开了。难怪父亲常说自己虽然做不了秤,但他会看,知道怎么做。

父亲自然和徐伯伯是熟人,寒暄了一会儿,徐伯伯便忙不迭地摆出好些个工具来,锯子、刨子、铁斧、铁锉子、凿子、钻子、毛刷……父亲照例在旁边递这些工具,我则在一旁观看。

父亲告诉我,做一杆秤门道儿有很多。要经过抛杆、包头、钻大眼、安装刀环、校秤、分等、钻小眼、割丝、磨杆、上色等多道工序。一杆小小的秤竟然这么复杂,一时听得我头昏脑涨。

徐伯伯许是认为我对钉秤很感兴趣,他勾着腰,一边钉秤一边说:“一杆好秤必须具备‘三圆’和‘一线’。秤杆要圆,鸡眼刀环要圆,割丝要圆,头刀、二刀、三刀要成一条直线。”接着又说:“秤杆要像个猪尾巴,这样拨拉秤砣时就更为灵活……”原来钉秤工艺这么严格,还有毫厘必究的规则。

他告诉我的那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做秤,缺一两没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他一直都做的是标准秤。他说:“曾经有些不法商贩,在深夜敲开我家的门,悄悄让我钉一根缺斤少两的‘亏人秤’,我一口回绝了。”

“您就不怕生意不好做吗?”我疑惑不解地问道。

“缺了他们,我的生意照样能做下去。老主顾用得好会推荐新主顾来买,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我的名声就打出去了。来我这做秤的人就多了。”徐伯伯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也由衷地佩服他老人家这么多年一直坚守行规,诚信做人,匠心做事。

钉秤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夫,午饭时间我们就在徐伯伯那吃了,吃罢后又开始忙碌起来。

按道理说,钉秤需要非常专注才行。徐伯伯却在我的多言多语中将一把崭新的秤给钉好了,而且非常精准,徐伯伯果然有一双巧手。当我看到他手掌中布满的老茧时,我才明白,徐伯伯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传统工艺,钉秤时自然就会像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

拿着徐伯伯钉好的秤,在结账时,父亲多给了二十元作为饭钱。徐伯伯硬是塞回给我们,并说:“做秤时,你们也出了力,饭该吃。一杆秤,一直都是这个价格。今天我要是把钱收多了,就不平衡了。”原来他心中的那杆秤一直都在。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