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
作者:周廷勇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发布时间:2024-11-04 07:03:01落实是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而矛盾和问题则构成了支撑桥梁的主体结构。抓落实,就是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进而使目标不断靠近结果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抓落实及其全部工作中应该具有的态度。
抓落实“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毛泽东同志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是前进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从学理上看,“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无时不有,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没有矛盾和问题意识,抓落实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哲理上看,“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抓落实,贯通知情意信行,是检验科学决策与实践行动正确与否的试金石,是衡量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否耦合的分水岭,是测度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效能强弱的风向标。抓落实需要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上付出艰辛的努力。从道理上看,抓落实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因与外因的生成转换规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为转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大概率思维来应对小概率事件,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不要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抓落实要“正视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全局观,观全局。既要坚持系统思维来全面把握发展中的、开放中的以及党的自身建设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抓落实的政策,还要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和问题,在时度效的统一中找到最优解。重点抓,抓重点。要善于抓住改革发展稳定中事关全局的“牛鼻子”,如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就业支撑高品质生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等,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要发挥“一把手”在抓落实中的关键作用,既要“新官理旧账”,也要“旧官不留下烂账”,促进各级“一把手”当好“矛盾解决者”“问题终结者”。抓带动,带动抓。善于四两拨千斤,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开顶风船,打持久战,防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不能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要真正做到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促进其他矛盾的有效解决。
抓落实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抓落实,必须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要迎难而上,敢于带领群众一起啃硬骨头。抓落实既难,也简单,就是要善于走好群众路线,通过调研、信访等渠道,找到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是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要知难而进,敢于拿出硬招实招。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是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是不是有“真抓”的工作作风、“会抓”的本领方法。要找准症结,开对药方,强化精准思维和钉钉子精神,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攻坚克难,敢于拎着“乌纱帽”抓落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政绩,防止政绩冲动所导致的“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后遗症。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