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明月山中山月明①|胡鑫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1-09-08 10:43:04

在基层忙完事出了门,抬头擦汗之际,才发现,一轮皎洁的圆月正高悬中天。顿时,双眼有些湿润和模糊。

也许是姓氏与月有关,我自幼便对月亮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成人后更是认为高洁的月是自己精神的港湾、灵魂的家园、梦想的彼岸,信笔涂鸦时用的第一个笔名就是“玉宇”。可是,因为环境、心境的关系,工作后却难得有闲情雅致举头望一望月,哪怕是中秋的满月。要么伏案公文制牍,要么奔波工作俗务,总是要等到破晓后或者月残后,才知道自己昨夜曾经错过了怎样皎洁的月。尤其是数年前来到重庆垫江明月山环抱的西湖村之后,在单位办公室度过了好几个八月半,脑海里竟然没有一个月圆之夜的清晰记忆,实在是辜负了大好月色以及经过月华洗练的大好山色。如今回想起来,愧疚无比。

今夜,感谢上苍给了我一个偿愿和救赎的机会,让我看到了满满的明月。而事实是,与其说是我看到了明月,倒不如说明月来看望我了。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知道,月是旧时月,照过松涛起伏的远峰,照过百合盛开的幽谷,照过粉莲玉立的池塘,也照过千帆竞发的江海,还照过天涯故人馥郁芬芳的梦乡;我也知道,人是旧时人,只不过沧桑已经纵横交错地刻画脸上,风霜已经决绝无情地浸染发际,情怀已经支离破碎地抛掷流光,故友已经恍若隔世地雪藏音讯,青春已经不堪其负地迷失亮泽。然而,生命的本真却还是在无边的月色里苏醒过来,一如月色般洁净。

庭院里的桂花树,无论是枝繁叶茂的还是枝叶扶疏的,不管是丹桂还是金桂,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都已经虔诚地开放了好些日子了。放眼望去,满树都是金黄的、橙红的,小巧玲珑,粒粒点点,缀于绿叶之间,仿佛繁星遍布夏日的夜空。微风轻拂,到处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这种香不似梅的“暗香浮动”,也不似莲的“香远益清”,清浓两兼,清芳袭人,浓香远逸,似有若无却穿透肌肤浸彻骨髓。可惜,前些日子由于秋雨绵绵,我们大多无视地匆匆走过,未曾稍作停歇,徒留一树又一树的芳香和惆怅。而今夜,有了明月的映照,桂花香得更加清冽,更加甘甜,更加醇厚,置身其间,树影婆娑,花影重叠,人影绰约,光影陆离,魂灵仿佛飘然出窍游弋在蟾宫仙境。

一个人踟蹰在月光下,不远处有阵阵欢歌笑语传来,那是周边寻常百姓人家在过节——吃糍粑、喝小酒、话家常。稍远处,更有垫江城区的辉煌灯火,闪耀着节日亲人团聚的喜庆。可惜,这些都与我们这些留在单位枕戈待旦的值班民警无缘。尽管,我白发苍苍瘫痪卧病在床的岳母、年迈的父母以及爱人、儿子都已经习惯没有我在家的节假日,甚至是端午、中秋、除夕这样的大节,我也心安理得地把他们这种无奈、心酸的习惯当成了自己的习惯,可是,我们的民警尽管使命和职责使然,但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家有室、有牵有挂的人,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放手就能放手、说放弃就能放弃的。还有很多从外地考入的新民警,更是让他们年纪轻轻就要经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煎熬!这时,我的心中生出了丝丝缕缕的歉疚:平时批评那么严厉,不知该刺伤了多少民警的自尊;平时标准那么苛刻,不知该增添了多少民警的负荷;平时节奏那么匆忙,不知该忽略了多少民警的冷暖;平时行事那么铁腕,不知该造成了多少民警的误解;平时性格那么戆直,不知该拉远了多少民警的距离……此际,月色依旧,桂香依旧,而更远处绵延的明月山如黛肃立依旧。在这亘古不变的自然景象下,我非常想请教明月,你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

明月淡定无语,桂子飘落有声。说你有情,古典诗词却有这样的句子:“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好像很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说你无情,偏偏也有“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知君用心如明月”这般字字关情的佳句,更有纳兰容若至情至性、痛彻心扉的“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血泪呐喊;当然,也有非常超脱、禅意十足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名句。唉!如此看来,明月究竟有情还是无情或者无所谓情不情,全在乎我们凡夫俗子自己的心情和感悟。

编辑:陈一豪,冉开梅,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