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丨李家山的这位百岁老人丨谭大松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1-09-10 09:25:31连绵的李家山,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一个地名里藏着生命与乡土的密码,因大多为李氏族人世代居住,故名李家山,又名长寿山。
一座山峰的历史,亿万年中的沧海桑田。一个人在一座山上的一百年,漫漫岁月里的雨雪风霜,命运的密码与一座山水乳交融,也铭刻进山上参天古树的年轮里。
草木葳蕤的李家山上,有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老人,走过了百年的人生时光,老人也活成了一棵生命的古树,让一个家族开枝散叶,而今子孙绕膝,五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有人问老人的名字,他迅速自豪地回答:李德洪!老人发出爽朗笑声说,人家喊我李德洪,是对给我取名字的父母的敬重,更会使我忘不了生养我的父母之恩。与这位百岁老人的畅快交流,我丝毫感觉不出他已迈进期颐之年。
那年农历冬月二十八深夜,李家山一个山凹处的茅草棚里,传出了男婴呱呱落地的啼哭声。男婴这一辈人,在李家山李姓人家轮到了“德”字辈,所以父亲喜滋滋地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彼时,黎民百姓生活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逃不脱黑暗天空下苦难的厄运,极其艰难地苟延残喘着。李德洪一家老小三辈住在三间茅草棚里,夏日,阳光暴晒便是火热蒸笼;阴雨,雨水淌流便是雨棚。14岁那年,为了不被国民党抓壮丁,李德洪开始四处躲躲藏藏,晚上不敢回家睡,只好睡在山里的岩洞。
18岁那年,李德洪回家结了婚,被国民党士兵盯住,被迫同新婚妻子分居,离开李家山,跑到江边一家兵工厂下苦力。这家兵工厂建在一个叫沱口的地方,白天拼命干活,晚上就偷偷住在悬崖下的岩洞里。这样躲躲藏藏战战兢兢地过了10年,李德洪才回到李家山又一次与妻子团聚。为了养家糊口,他就挑着父母纺织的布匹,东南西北地奔波叫卖。
1949年9月上旬,李德洪挑着沉沉匹布,徒步三天三夜,赶往恩施换包谷,再卖包谷换成钱。抵达笔架山时,遇到了正与国民党残余交战的解放军,炮弹呼啸飞来,一个解放军士兵立即喊他卧倒,从那时起,他从内心里就敬佩解放军。这年9月16日,他还在恩施城区卖布匹,恩施一夜解放,全城人民喜气洋洋,穷人的天,亮了。李德洪渴盼着家乡万县与恩施一样,早日解放,可山路遥遥,音讯渺茫。李德洪卖完布匹,解放军又把他送回万县老家,那年12月,万县解放,他同村里的所有穷人一夜之间翻了身。70多年的岁月过去了,依然没有尘封老人的记忆,当他提起这一幕时,寿眉喜悦上扬,胸脯激动鼓起。
1960年2月24日,是李德洪刻骨铭心的大喜日子,他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更让他坚定了改变李家山面貌的决心。他发动社员们开挖土地,扩大耕种面积,还间种了红苕、洋芋、黄豆等杂粮,粮食年年增产增收,社员们也渐渐走出了困境。李德洪意识到,山里人就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又找当时的万县市五桥乡争取了100斤柑桔种籽,播撒在1亩多的山地里,长成了青青幼苗,再移栽在上百亩的土地上。过了两年,李德洪与群众一起在柑桔苗上嫁接了优良品种,柑桔树成了家家户户的“钱袋子”,忍饥挨饿的岁月化作昨日的记忆,李德洪被社员们接来接去地吃喷香年猪饭,两三百斤的肥猪喜得他乐开了怀。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乘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村里人自发地一镐一锄开通了一条宽3米、长近5000米的机耕道,拖拉机“突突突”开进了李家山。李家山人又开始新一轮的改房造屋热,李德洪的瓦房愈加宽敞明亮,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也各住了一套。岁月翻篇,快要到花甲之年的李德洪,忙得脚板飞了起来,在李家山德高望重的他,有组织有秩序地把土地、果树、林木、堰塘等集体资产顺顺当当、平平稳稳地分下去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被汗水浸泡的庄稼颗饱粒满,粮食堆满仓,肥猪圈圈欢,鱼肉不愁断,百姓生活越活越红光。但李家山的后生不甘小富小安,接二连三地远离家乡,在山外精彩的世界里放逐心中的梦想、希望。李德洪仍守护着他钟情的李家山,这里是他的根,他要把根扎进芳香的泥土,在他热爱的黄土地里一锄一锄播种,一刀一刀收割喜悦。
可李家山像是一座空山了,李德洪同村民们曾经培植起来的柑桔林,因留下的空巢老人无力看管,一株株黄了,一棵棵开始凋零。每一棵果树都是李德洪心里的宝贝,他想救救它们,可岁月不饶人,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眼巴巴地看见它们孤单单走向衰老,李德洪总是想不通,掉了几回眼泪,酸酸咸咸的。
2015年夏季,脱贫攻坚的战鼓铿锵轰响,兴奋中的李德洪听见了。2019年秋天,党中央发出的乡村振兴号召,让李德洪流下激动的泪水。
几年工夫,村子里扩展到4.5米的硬化公路通到了李家山,交通部门批准了从万州城区到民强村的客运车辆,几辆长安车来来往往拉着山里人进进出出,住在距离城市近20公里的李家山,再也不愁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了。土瓦房呼啦啦换成了砖木房,砖木房又呼啦啦变为“小别墅”。外地企业家投资来了,外出创业的李家山后生们一个个奔回老家,14家企业流转土地3800亩,一个个惠民暖心的项目落户李家山。
生活在李家山的李德洪,家门口四季挂着鲜嫩水果,也品尝到了福建落户李家山的嘉宝果,这可是稀有的名贵水果,花开到树干上,果结到树干上,开花就有果,这种稀奇的水果深受市场欢迎。
李家山里的李小平,18岁外出闯荡,32岁创业有成,毅然返乡流转了300亩土地,培育出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羊肚菌,1斤湿羊肚菌可卖到140元,1斤干羊肚菌卖上千元,也成了抢手货。生产的第一批羊肚菌出来了,李小平专门炖了羊肚菌鸡汤,将第一碗香喷喷的汤端到李德洪面前。老人竖起了大拇指感叹,李家山的后生,不简单啦。
绕山公路像一条金丝带挂在李家山上,阳光明朗的日子,李德洪就在儿孙簇拥下,在李家山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说,一路笑,看水、赏花、摘果、游园,还时不时与老牌友玩玩桥牌,一出门就一大半天,放飞着幸福晚年的灿灿霞光。
4个子女,10个孙孙,8个曾孙,2个玄孙,满堂儿孙个个有出息,靠着双手营造了自己的安乐窝。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写在李德洪矍铄的脸上,那样的祥和、满足。
“我家住在李家山,春风里来百花香,漫山甜果绿水亮,悠闲田园长寿长。”李德洪99岁生日那天,儿孙们欢聚一堂,高唱起李家山人自编的这首歌谣,他也跟着朗朗有声地合唱着。
百岁老人李德洪,发出了欢快的笑声。
编辑:李微希 余丽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