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烤红薯的味道|彭潮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1-10-20 11:51:24

作者简介:彭潮,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毕业。在《湖北日报》《教师报》《西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等省、市级报刊,以及媒体、网站、公众号发表散文、小说、古体诗八十余篇。


走在冷意渐浓的街头,迎面飘来一股烤红薯的诱人香气,浓郁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也让我的记忆回到儿时的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南方的秋日总是绚丽多姿,火红火红的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金灿灿的稻谷就像金色的地毯,板栗也在咧嘴笑着,除此之外,还有埋藏在藤蔓下的红薯。

那时,每到仲秋,乡亲们便纷纷挑着箩筐,扛着锄头去村南的自家红薯地里挖取硕大的红薯。翻开依然绿油油的藤蔓,除断根部,一锄头挖进松软的泥土,往后一拔,沾着湿气的红薯混合着泥土探出半个身子,用手轻轻一拽,两三个硕大喜人的红薯便被丢进了箩筐,不到两个小时,装红薯的箩筐满了,大人们便匆匆挑着箩筐回家了。

大人们也有粗心的时候,经过挖掘的红薯地里,偶尔也有遗漏下来的“宝贝”,这便成了我们这群“馋虫”不可多得的美味食品。大人们当然知道地里的红薯还有“漏网之鱼”,他们会找个空闲的时间再来“淘宝”,所以严禁我们去红薯地里私自偷拾,也担心这种行为耽误时间,会影响我们的学业。

但是,困难和办法总是相伴的。为了一尝美味,我们这群乡间少年们每天都起得很早,几乎是天色微亮,大伙儿就背上书包出发了,径直朝村南边的红薯地跑去,这个时间段被大人发现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在昏暗的晨曦的照耀下,大家像战争片里的扫雷员一样,也不管地下多脏,伏下身子用手探寻起来。若是摸到小红薯便会直接放进书包里,倘若在地上发现一段红薯藤则兴奋不已,因为那意味着很可能发现大宝贝的藏身之处了。捡来一块尖锐的石头,顺着红薯藤掘起土来,不一会儿,一个分量很足的大家伙就被掏了出来。随着一声惊叫,周围的小伙伴们赶紧过来凑热闹,大家一起欢笑,那胜利般的笑声打破了昏暗的晨曦。

烤红薯的味道自然比生吃要好,村里一位老爷爷为我们提供了火源。他耳有点背,却心明眼亮,十分和善。他每天一大早就起床了,叼着他的旱烟袋来到自家地里,擦燃火柴将堆在一起的干秸秆点燃,以便制作肥料,那升起的青烟在苍茫的田野上格外显眼,秸秆烧完后留下的火红灰烬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迫不及待地朝着火红的灰烬跑去,跟老爷爷寒暄几句后,小心翼翼地将挖来的红薯一个个埋进火红的灰烬里。老爷爷每每和善地催促我们要尽快,别被大人发现了,不然可能要挨板子。

红薯已埋进火红的灰烬,我们赶紧朝学校跑去,迟到了老师免不了要“问责”啊!红薯虽然烤上了,但整个上午总还是惦记着,不知烤熟了没有,抑或烤糊了没,有没有被大人发现,会不会被东村的吴叫花子给偷吃了。晌午时分,一伙人只等放学铃声一响,便背着书包冲出教室,朝红薯地奔去。

火堆已不再像早晨那样冒着长烟,只见少许的星火冒出,我们寻来一截树枝,小心翼翼地从灰烬里掏出烤红薯。红薯表皮已没有先前那般光鲜的红色了,变得烟熏火燎。虽然刚掏出来的烤红薯还十分烫手,我们却等不及了,肚里的馋虫催得紧,顾不得了,一个个像饿狼般下手了。我们用一旁飘落的枫树叶子包着烤红薯,放地上轻轻拍几下,烤糊的表皮上的灰烬已然落下,一手托住红薯,一手轻轻剥开,只见黄亮亮香飘飘的红薯心呈现在眼前,那种香软的味道是那样让人怀念。

“烤红薯喽,又香又甜的烤红薯。”不远处,又传来熟悉的叫卖声。走过去买一块,炙热地放到微凉的手里,轻轻咬上一口,久违的香甜,滚烫的甜蜜感,温暖着我的身心。哦,那香甜、松软、焦黄的烤红薯哟,是童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

编辑:邓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