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门前有棵柿子树|卢兆盛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1-12-16 14:38:00作者简介:卢兆盛,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83年开始在《湖南日报》发表小说,迄今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新民晚报》《散文诗》《短篇小说》《杂文选刊》《三联生活周刊》《思维与智慧》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杂文、童话等千余篇,获省市级征文奖十余次。
暮秋时节回老家,顺便到表弟家一趟。
表弟的村子与老家村子相隔仅五里之遥,他家就在村东头。村后,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山岭;村前,蜿蜒流过一条清清的小河;而小河对岸,则是一片金波滚滚的稻田。真正是依山傍水,风景迷人。
表弟家门口,一棵水桶般粗大的柿子树,临河高高而立。此时,挂满枝头的柿子大多已经泛红,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在半绿半黄柿叶的映衬下,格外耀眼夺目。阵阵凉爽的秋风吹过,浓浓的柿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神怡。
表侄不等他父亲发话,肩挎小竹篓,猿猴一样,三爬两爬就上了柿子树,很快摘下一篓红红的柿子。表弟说,今年柿子又丰收了,估计可以摘三四百斤。边吃着甜甜的柿子,边聊着收成,表弟接下来叹口气说出的一句话,让大家一下子陷入了沉默。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有关柿子树的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表弟说如果那棵歪脖柿子树不砍的话,柿子更多了。其实这句话,在我印象中,舅妈、表弟,还有几个表姐,都曾经多次在不同的时间或场合说过,只不过都是在舅舅和跛脚大表姐不在跟前的时候才说的。
表弟家门前原本有两棵柿子树,都是外公壮年时亲手种下的。三年后,还没尝到果实,一场暴病突然夺走了外公的生命。两棵树一般大小,只不过其中一棵长到四五米高便成了歪脖树。
六十年前的那年初秋,十二岁的大表姐领着三个小妹妹,拿着竹棍去敲打半熟的柿子,结果,敲落下的柿子多半砸了个稀巴烂。大表姐觉得太可惜了,却又不服气,居然爬上了那棵歪脖柿子树。哪晓得她还没摘几颗柿子,一不小心,突然从树上掉下来,幸亏没掉进两米多深的河里。她跌落在岸上,命保住了,但左腿却摔断了。那时,乡下医疗条件差,只得请土医生治伤,但疗效并不好。大表姐的左腿从此跛了,小学还没毕业,便早早地辍学了。
那时,我和表弟都还没出生。大表姐摘柿子摔断腿以及舅舅怒砍歪脖柿子树的往事,是母亲后来告诉我的。大表姐不幸成了残疾人,舅舅、舅妈心疼极了,不知暗地里流了多少泪,总觉得太亏欠自己的大女儿了。
过了一年,还没到立秋,门前两棵柿子树又挂满了青涩的果子。一个炎热的下午,趁着外婆、舅妈都在田里忙活,在村后山上帮邻居伐木的舅舅,借口回来换斧头,却未进屋,径直奔到那棵歪脖柿子树下,挥斧狠劲砍去……正在灶屋里剁猪草的大表姐最先发现舅舅发疯般的举动,急忙一瘸一拐,跌跌撞撞,扑到舅舅跟前,大哭着,一把抱住舅舅的腿,去夺舅舅手里那把斧头。但为时已晚,歪脖柿子树轰然倒下。
如果不是大表姐竭力劝阻,另一棵,也就是现在这棵水桶般粗的柿子树,那一天,肯定也会倒在舅舅的斧头下。舅舅看着瘸着腿而泪眼婆娑的大表姐,心软下来了。最终理智让他手下留情,放下了斧头。或许他意识到,即便把两棵柿子树全部砍掉,泄了心头之恨,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柿子树其实也是无辜的啊!柿子除了能给孩子们解馋,还可以卖些出去换点钱补贴家用,何况那年月的日子过得又是那么拮据、艰难。
从此,舅舅家门前的柿子树就由两棵变成了一棵。小时候,每年深秋,柿子熟了的时节,贪嘴的我带着同样贪嘴的弟弟妹妹们,隔三岔五跑到舅舅家,看柿树,吃柿子,分享收获的快乐。
如今,外婆已辞世多年,舅舅、舅妈也先后于数年前离世。但,舅舅家门前那棵上了年纪的柿子树却越发蓬勃葳蕤,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是在品尝柿子的时候,总觉得甜甜的汁液中夹杂着那么一丝苦涩,或许是柿子树承载的往事与果实都过于沉重使然吧。不过,我倒以为,惟其如此,才会倍加觉得这满树的柿子,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又是那么的稀罕、珍贵……
编辑: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