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母城”渝中:听革命遗址诉说信念之火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1-12-17 11:00:43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邓小平同志在这里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在这里,无数的英雄们挺起胸膛迎接狂风暴雨,迈开脚步踏碎电闪雷鸣,挥动双手劈开骇浪惊涛。他们用真理的火炬照亮前行的方向,用信仰的力量撑起红船无畏前行。
这些信仰的力量,渗透进了重庆每一块土地,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渝中,这座积淀了3000年的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的深厚历史底蕴的“母城”,孕育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是重庆历史文脉传承最为完整、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我们追寻文化记忆的好去处。
12月15日—16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先后探访了位于渝中区的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湖广会馆、桂园等地。
壮丽三峡:流传千古的瑰丽诗篇
经过几十亿年的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在多种地质运动的作用下,造就了长江三峡地区奇特的地貌景观和山川形胜。
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个个标本、一幅幅画卷、一块块石头,好像都在诉说着三峡的变迁——
三峡水利工程、三峡百万移民、三峡文物抢救等等,自然造化、人间奇迹一一展现。
正如博物馆的用意一样,此次展览借三峡之石、掬三峡之水、采三峡之韵、集三峡之韵,万事一堂,自然造化与历史遗珍并存,古今一变,物质创造与精神传承同显,日月为证,江山共献,百灵和鸣,万象更新,共同奏响长江三峡壮美迤逦的华彩乐章。
红岩革命纪念馆:彰显历史的独特内涵
黄葛树下岁月绵长,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15日,采访团一行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千秋红岩 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初心 使命 奋斗——中国共产党重庆100年光辉历程展”等展览,感悟革命文化。
此次展览运用多媒体播放、互动体验、场景复原、二维码讲解等多种展陈方式,以600多张珍贵历史照片、300多件重要历史文物、10余幅大型历史油画,更加全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创造性开展的各项工作,突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重点和重要历史功绩,彰显了红岩历史的独特内涵。精心打造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集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重庆大轰炸、毛泽东重书《沁园春·雪》等历史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段革命岁月。
据了解,红岩革命纪念馆内有藏品10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000余件。红岩革命纪念馆先后整合文物遗址53处,对外免费开放33处(本体18处、附属15 处),其中有3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1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1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开设“红岩魂展览”“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暨文物陈列展”等基本陈列。同时,红岩革命纪念馆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地方特色党性教育基地、全国首批抗战纪念遗址、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国机要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其主要职责是保护、发掘、研究红岩革命历史资源,传播革命历史,大力弘扬红岩精神。
桂园:重庆谈判的重要见证地
“我们毕竟完成了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今天才松了一口气啊。”
“写在纸上的条款只有用诚意来履行才有意义,才不辜负四十多个昼夜的心血啊......”
这是电影《重庆谈判》的经典台词。
而这段台词的发生地,正是位于中山四路的桂园。尽管岁月冲刷着中山四路,但终究冲刷不掉桂园所承载的这段历史。
走入桂园,右边的独楼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暂居过的小筑。位于小筑入门右侧的会客室是国共谈判和中共代表会客场所之一,毛泽东曾在此会晤蒋介石。
据了解,桂园,原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将军的公馆。张治中在迁入居住时,亲手种下桂花树,由于其父名“桂徵”,故将此小院命名为“桂园”。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特地将此处让出,作为毛泽东办公会客的场所。毛泽东、周恩来在此多次会见各方人士,这里也是国共谈判的场所之一。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77年,桂园正式对外开放,198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辟为陈列馆。
编辑:冉开梅 卢晓龙 陈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