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党史|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将领②“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王超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1-12-29 15:07:51

1963年,罗荣桓元帅逝世,毛泽东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并写了一首悼亡诗,表达了毛泽东对罗荣桓的信赖、依重和惋惜之情。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毛泽东手迹(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罗荣桓逝世当天,毛泽东正在中南海召开会议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他带头起立默哀,并当着所有人的面这样评价罗荣桓:“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代表着政工领导在军队中的地位。

1927年9月,罗荣桓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他成为我党最早的七个基层连队党代表之一,为实行毛泽东提出的“党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制度,进行了不懈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把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成为我党完整的、重要的战略基地,毛泽东曾感叹道:“四野的主力,三野的一半,二野的一部分,一野还动员了几万兵,都是从山东动员的。”

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是以部队规模和战斗力而著称的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主要打造者;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为促进军队政治工作正规化、现代化、制度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毛泽东在悼诗中回顾了罗荣桓在长征途中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事迹。

长征途中,罗荣桓跟随干部团行动,不论环境多么艰苦,始终保持着昂扬斗志和乐观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攻打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一仗,关乎夺取全国胜利。在司令员林彪对攻占锦州这一关键问题“一度发生顾虑”的情况下,罗荣桓作为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坚持原则,对这次战斗的胜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罗荣桓一生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事事处处顾全大局,在全党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毛泽东在诗中回顾了罗荣桓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一生,高度评价了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所创建的卓越功勋,表达了对罗荣桓的深切怀念。

毛泽东关于革命将领的诗词,始终有一个基调,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将领的赞美、缅怀和哀思;始终有一种格局,那就是站在民族立场,表达家国情怀;始终有一种情感,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政治情怀。

编辑:刘桂池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