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国泰大戏院|胡平原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网发布时间:2022-01-18 10:46:31

重庆国泰大戏院始建于1937年1月,同年2月8日揭幕,由夏云瑚担任总经理。在放映电影《列宁在十月》时,夏云瑚将一幅巨型列宁油画挂在戏院门口,广告效益特别明显,观众增多,使放映空前成功,因而在电影界崭露头角。

抗日战争时期,国泰大戏院里白天放电影,晚上演戏剧。因此,抗战戏剧在这里进入鼎盛时期,抗战电影在这里登上高峰,名旦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秦怡等在这里扬名,文艺大家郭沫若、夏衍、曹禺、白杨等在这里大展宏图。

国泰大戏院门前组图

放电影

抗战时期,重庆国泰大戏院放映的影片堪称一流。戏院主要放映联美、福斯、米高梅、派拉蒙,哥伦比亚、华纳兄弟等世界著名八大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重庆国泰大戏院还首映了《米老鼠》、卓别林的《淘金记》、《大独裁者》等电影。

国泰大戏院放映电影,给重庆戴家巷这一闹市中心边沿饮食业带来繁荣。国泰饭店、下江味的“春宝和”、“四五六”、“陆篙荐”等都是晚上11点钟电影戏剧散场后情侣、观众宵夜络绎不绝的去处。就连全巷的“油炸臭豆腐干”也迁移电影院侧面,生意格外兴隆。斜对面与国泰有关联的“花果园”糖果店,不时推出“下午面包”等新品种,使观众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雾季公演剧照

演戏剧

重庆国泰大戏院除放映电影外,就是演戏剧。平时演出时间从晚上7点半至11点,上演3小时左右,而雾季公演的时间就不一样了。何为“雾季公演”呢?

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由于日机经常狂轰滥炸,每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演出。而重庆的气候尤为独特,每年从10月起到第二年5月均为雾季,这个时段漫天大雾,日机空袭,犹如“瞎子摸象”,难分东西。当时重庆文艺界,在中共南方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引领下,趁此机会举行演出,因此被文化界人士称为雾季公演。

1941年10月到1942年5月,为重庆首届雾季公演。之后,一直到1945年,重庆“雾季公演”在日机轰炸的间隙中坚持了四届。“雾季公演”掀起了中国话剧运动,由此重庆成为话剧运动的中心,也称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抗战戏剧进入鼎盛时期的同时,抗战时期中国电影事业也进入高潮。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中央电影摄制场和中国电影制片厂及大批电影工作者先后迁到重庆,他们以宣传抗日救国为己任,出产了一大批反映抗战现实,配合抗日战争的优秀影片。这些影片不仅鼓舞了人们的抗日斗志,还激励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夏云瑚(前排左二)和家人

广结缘

夏云瑚是社会知名人士,人称“影剧业托拉斯”。他对影院管理有方,制订有严格的财经制度,当天营业额一律存入银行,一分一厘都不能动用,若有人找他借钱,便断然拒绝。但是对穷困剧人,夏云瑚却十分慷慨,演员生活有困难,要借一百两百,他立即就叫会计办理。

夏云瑚在影剧界广结人缘,乐于助人,结交的朋友很多,有的就住在他家里,从不计较生活开支。夏云瑚在南岸马鞍山有幢私宅,敌机轰炸时,夏云瑚就过江到南岸去住。蔡楚生、阳翰笙、司徒慧敏,张瑞芳、白杨、吴茵都在马鞍山住过一段时间,沈浮的三幕话剧《重庆24小时》就是在南岸夏云瑚住宅创作完成的,然后把脚本送到市区去排练。

1944年,侵略者的末日即将来临。日军孤注一掷,大举进犯广西,先头部队已攻占贵州独山,重庆吃紧。重庆知识青年热血沸腾,纷纷奔赴前线杀敌。国泰大戏院青年职员陈伯龙写了一份申请书交给夏云瑚,要求离职从军,夏云瑚毅然同意,对他的爱国热情大加赞赏,并为他召开隆重的欢送大会,赠送彩幛一幅,夏云瑚亲笔题词“效忠国族”四字嘉勉,还给了他慰劳金3000元。军队开拔前线那天,夏云瑚率国泰大戏院全体员工欢送陈伯龙至朝天门江边,沿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盛况空前,传为佳话。

1945年,夏云瑚受人诬告(即所谓的“伪造戏票案”)被捕入狱。事实真相却是这样:1945年3月,国泰大戏院售票员刘荣栋拖丁正奎印制戏票54本,企图牟利,丁正奎在过江轮渡上遗落戏票4本,伪造戏票事件泄露,刘荣栋畏罪潜逃。国民党顽固势力为了打击影剧界进步力量,向重庆地方法院控告,说伪造戏票系夏云瑚指使刘荣栋所为。重庆地方法院据此于同年7月21日、8月18日、9月3日三次开庭审理此案。夏云瑚在法庭上正气凛然,据理申辩,他说:“本人虽然担任国泰、升平、一园三院联营管理处总经理,但是并未经手印制戏票;国泰改用财政局统制戏票,每日均有财政局稽查人员临场抽查,没有发现一张伪戏票,何言归罪于夏云瑚?再说刘荣栋伪造戏票事件暴露后,本人即向法院控告,为何法院不逮捕罪犯归案,反而嫁祸于人?”弄得法官目瞪口呆,后经重庆各界进步人士多方声援,法院最终判夏云瑚无罪。

编辑:周小凤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