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微党课之三十六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2-06 10:48:3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作出了重要表述:“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自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侵略手段,迫使旧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主要有:驻军权、自由经营权、内河航行权、海关管理权和司法权等。
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直到他去世的1911年,长达近半个世纪。他在1908年离开中国回到了英国,居然还能遥控中国海关达三年之久。他把中国海关看成家族企业,费尽心机要把总税务司一职传给自己的弟弟或者内弟,实行兄终弟及式的继承制度。虽然没有成功,但第三任总税务司安格联是赫德同学的儿子,也是赫德夹袋中人物;第四任总税务司梅乐和则是赫德的亲外甥。可以说,赫德家族势力控制了旧中国海关近80年,这种情况世所罕见。
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民国政府仍然承认。比如《辛丑条约》规定庚子赔款分39年还清,清政府垮台后,民国政府继续支付庚子赔款,直到1939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才宣布停止支付。
直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时,美国在上海、青岛仍驻有军队,美、英两国的军舰还在长江下游航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北平、天津、上海等地还保留着兵营;外国船舶照旧在中国内河自由航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仍然由外国人担任;当中外双方的国民、法人和团体之间发生争执时,实际仍由中外双方为此设立的公断机构裁决。
1948年底至1949年初,党中央在外交方面首先确定的重要政策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而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废除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这是我们党的既定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重要任务。只有完成这一任务,才能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恢复国家主权的完整,才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开辟道路。
帝国主义在中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对中国主权的损害最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象征。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收回了这三项权利。1949年10月,中国海关总署成立。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随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和新的海关税则,并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中国海关从此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1950年1月至9月,北京、天津和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先后宣布收回或征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在当地的兵营地产,外国在中国大陆军事特权被全部取消。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统一航务港务管理的指示》,规定外国轮船一般不准在中国内河航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悬挂中国国旗,严格遵守中国的法令和规定方可驶入;同时,对在华外轮公司实行逐步接管。中国领水主权全部恢复。至此,外国在中国大陆的军事特权和经济特权被全部取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经济利益,彻底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主权被外国肆意践踏、外国人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的百年屈辱史。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责任监审:肖华智
审核:冉彪 徐焱
编辑:郭羽 周丹
剪辑:汪佳 贺兴梅
主播:王耀东
编辑:郭羽 周丹 汪佳 贺兴梅 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