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全国人大代表谭平川:进一步加大网络贷款监管整治力度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3-10 10:44:34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网贷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谭平川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认为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强化监管合力,加大对不良网络借贷的整治力度。

现状: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网贷

网络贷款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子类。谭平川认为,跟传统贷款方式相比,网贷申请门槛低、审核速度快,容易造成一些无还款能力的年轻人无节制地消费,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同时,部分不正规网贷平台,在低息表面的背后却收取高额服务费,变相成为“高利贷”。

谭平川在调研中发现,因网贷平台大多申请门槛低、无抵押,比如仅需借款人提供身份证号或手机号即可申请贷款,加之审核放款速度快,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网贷。

据广州互联网法院统计,涉网贷纠纷案件的被告近六成为35岁以下青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一份通报中披露,网贷案件被执行人年龄主要集中在20至30岁,不少是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

“虽然网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资金周转问题,但也有一些网贷平台为牟取暴利铤而走险,通过变相收取手续费、征信费、担保费、查询费等形式逃避监管。”谭平川说。

问题:严管之下网贷乱象仍屡禁不止

近年来,国家对网贷乱象问题高度重视。201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网络借贷不实广告宣传涉嫌欺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风险提示》,同年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规范网贷行为,但严管之下网贷乱象仍屡禁不止。

调研中谭平川发现,有些网贷平台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这类网贷平台为尽可能吸引更多借款人,宣传用语避重就轻,通过夸大的误导性宣传,弱化隐形消费,弱化逾期不良后果,降低借款人戒备心理,造成借款人往往在贷款完成后才后知后觉。

谭平川举例说,有的网贷平台宣传“零费用”,但实际上以收取保证金的形式,在发放贷款时,将保证金直接从贷款数额中扣除,造成借款人实际收到借款金额少于贷款金额;有的网贷平台放款时,弱化或隐藏逾期责任和后果,但实际收取高额的逾期违约金,造成借款人贷款逾期后,会还上高于贷款本金10—20倍的本息,变相成为“高利贷”。

同时,谭平川认为部分网贷平台还存在隐形费用繁多复杂,严重缺乏信用的问题。“有的网贷平台贷款手续简单、程序便捷,不注重资格审核,更不注重信用担保,通常以‘零担保、零抵押’等宣传诱导借款人,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这些网贷平台为平衡风险,又巧立名目设立隐形费用,从中牟取高额利益,让借款人不知不觉中陷入圈套。”

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法治体系

“经营模式与监管模式的不匹配,造成监管难度大大增加。”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谭平川认为,互联网金融确立的是分类监管,但目前互联网金融实质上已形成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法规未对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边界、主体的准入退出、市场运营、互联网信用风险管理等作出相应制度安排,导致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

因此,谭平川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法治体系,强化监管合力,加大对不良网络借贷的监管整治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强化金融信贷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网贷风险防范意识。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科学监管、合力监管,不仅事关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提升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谭平川说。

编辑:周丹 郭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