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丨消失的手艺人②补锅的田罗锅丨孙凤国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3-15 13:49:23

春日回家,帮父母收拾春耕的农具,在逼仄的工具房内发现了一口被时光遗忘的铁锅。

这口铁锅倒扣在一个架子下面,锈迹斑斑,不知在此处“躺”了多少个年头,父母也似乎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我把铁锅拉出来,锅底有一处淡淡的修补过的痕迹,父亲只瞄了一眼,说:“这是田罗锅的手艺。”

以前,家家户户用铁锅做饭,煎、蒸、炸、煮都用一口锅,时间一久,铁锅难免会出现穿孔、掉底的情况。当时人们总体生活不富裕,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与买一口新锅相比,大家更乐意选择补锅。

市场需求大,补锅匠就多。当时走街串巷的补锅匠不少,但一位田姓的补锅匠生意更好一些。一方面,他的手艺比其他补锅匠好,经他手补过的锅,疤痕小、质量好,经久耐用。另一方面,他天生罗锅(驼背),背驼得老高,干不了重农活,全靠一把补锅的手艺养家糊口,山里人善,乡亲们都特意照顾他的生意。那时候,乡风淳朴,大家虽喊他田罗锅,但绝无戏谑之意,因此他也不恼,反而有些受用。

田罗锅受家庭妇女们欢迎,更受孩童们的喜爱,每次到村里补锅,身边总是围满了补锅的妇女和看热闹的儿童。田罗锅在村里居中的位置找一块空地,支起炉子生火,用火钳夹着一个小小的坩埚放进火里,坩埚里是几块碎铁片,不一会儿,铁片就化成了铁水。与此同时,他把锅底破损的地方用砂纸和锉刀打磨干净。然后用一把特制的小勺子舀一勺铁水,将铁水倒在左手掌托着的一块黑黢黢的厚布块上,前后左右转动几下后,在铁锅外侧贴到待补的位置,右手用一个小圆筒在铁锅内侧对准铁水使劲儿压下去,并快速地来回旋转摩擦,使铁水与铁锅的内表面齐平。然后再用砂纸将锅内外凸起的补疤反复打磨,最后再抹上些白色的泥浆,锅就补好了。不一会儿,铁锅上破损的小洞或裂缝,已经变成了一个平整的小疤,从内侧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田罗锅在周边几十个村子来回转,有时村民家里的锅漏了,没有备用锅,一时又等不来补锅匠,只能用面糊一下或者塞上棉球,用。记得有一次,田罗锅刚从村里走了没几天,我家的锅就漏了个小洞,父亲只能用棉球塞上。那段时间,母亲做饭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把锅再铲漏了,以前饭桌上的炒菜也变成了炖菜。

好不容易等到田罗锅的到来,父母正在山间的田里忙农活,我端着锅赶过去时,发现已经排起了长队,百十户的村庄,竟然有十多个人在排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里的锅开始多了起来,以功能区分,有炒锅、炖锅、蒸锅、电饭锅……以材质区分,有铁锅、铝锅、合金锅、不粘锅……家家户户的锅越来越多,田罗锅到村里的次数却越来越少,最后再也难觅踪迹。


编辑:孙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