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故乡橘花开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3-20 19:57:16忠州古有巾帼英雄秦良玉,今有红岩烈士——马秀英。
1923年,马秀英出生于四川省忠县石宝乡坪山坝,亦即今重庆市忠县涂井乡友谊村“三峡橘海”。马秀英和姐姐马葆英从小聪明伶俐,12岁时,马秀英随伯父马识途到成都求学,当时正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时期,马秀英受到革命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立志报国,发奋读书,向往革命,20岁时就以优秀成绩考入四川大学经济系。
在四川大学,马秀英参加了川大“文艺研究会”“海星歌唱团”等进步学生组织和“民主青年协会”,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革命真理,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齐亮与马识途曾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的同学,曾任过西南联大党支部委员、学生自治会常务理事和昆明学联主席。
马秀英与齐亮相识后,两人志同道合,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大学毕业后,马秀英和齐亮来到重庆志达中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地下党的工作。
志达中学是地下党员王朴为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作掩护而开办的,马秀英主要负责为王朴、齐亮等地下党员作掩护和联络。1946年6月,马秀英和齐亮转移到成都,被安排在温江县(今成都温江区)女子中学任教导主任,结为终身伴侣,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48年4月,由于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刘国定被捕叛变,出卖了不少共产党员,国民党特务四处抓人,王朴不幸被捕。1949年1月的一天,马秀英夫妇在一次外出活动中,发现周围人员形迹可疑,齐亮敏锐地感觉到可能要出事,叮嘱马秀英赶快离开,而自己却被刘国定发现,几个特务一拥而上将齐亮带走。次日,马秀英也被捕,国民党反动派将他们关押到歌乐山下的渣滓洞监狱。
在阴暗恐怖的监狱中,马秀英和江竹筠同住一间牢房,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肆意凌辱,严刑拷打,无论是鞭子抽、杠子压,还是被灌辣椒水、坐老虎凳……马秀英和江竹筠一样,始终坚贞不屈、不畏牺牲,誓言“要人头有一颗,要名单办不到”。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在即,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200多名共产党员痛下毒手,枪声、喊声、火光此起彼伏,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已然变成人间地狱。
齐亮是第二批被杀害的,他高喊革命口号,从容地和狱中难友挥手告别。马秀英目送即将被押去刑场的亲人,不由失声痛哭。齐亮望着铁窗中的马秀英高喊道:“秀英,我的好妻子,胜利即将到来,别哭!”马秀英泣声答道:“我们来生再做夫妻!不哭,不哭……”
马秀英、江竹筠等30余名共产党员被集体杀害于电台岚垭,牺牲时马秀英才26岁。
如今,马秀英和齐亮烈士,长眠于青松翠柏间的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中。走进渣滓洞集中营一楼的一号女牢房,门上镌刻着12名女烈士的名字,排在第一个是江竹筠,排在第二个的就是马秀英。牢房中还陈列了每位烈士的照片、事迹介绍和遗物。
每到四月,马秀英家乡的三峡橘海正花果同树,花香四溢。那橘树枝上纯洁的橘花、鲜红的橘子,正如马秀英、齐亮这对忠诚、忠贞的革命伴侣,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