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把自己读成“一本书”|马雪芳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4-22 16:38:01

作者简介:马雪芳,江苏省常熟昆承湖外国语学校美好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学高级教师,常熟市学术带头人、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学习之星。上海市《快乐学习报》特聘执行主编、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论坛》特聘编辑。长期致力于小学生阅读、作文研究,出版专著四部,在全国各地教育报刊发表教育散文、教育教学论文千余篇。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不禁想起作家林茶居在他的著作《大地总有孩子跑过》一书中曾写道:“必须活在书中,带着书前行,向一本新书走去……”是的,这也是我一直的生活状态,20多年来我与书一直这样“相亲相爱”着,这样的生活真好!

我正式开始阅读是20多年前,并一直保持着这个读书的习惯。20多年来,我采用“三前”(每天工作前、会议开始前、每晚睡觉前)读书法,读了2000多本书。这些书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教育专著,二是文学名著,三是哲学著作。阅读教育专著,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教育“骨架”,也就是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阅读文学名著,是为了长育自己的教育“血肉”,使课堂变得有情、有趣、有效;阅读哲学著作,是为了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位置看人生、看世界,使自己明白“人是目的”的道理,从而使自己更加爱教育、爱学生。

通过读书,我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是性格方面。对照心理学上讲的人的四种性格类型,20多年前的我是属于“抑郁质”的。是的,我怕事、怕与人打交道、拙于言表,还有点自卑。然而,随着一本本书籍在我心灵上的堆积,我的性格大变样了。我热爱我的学生,尤其喜欢走进所谓差生的心灵,看着学生们的语文成绩越来越理想,我感觉特别的满足;我钟情于语文教学,醉心于作文教学研究,看着自己通过阅读知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独到,课堂教学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越来越巧妙,教学特色越来越鲜明,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我的自信心也满满了。我想,我找到了自己最合宜的位置,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业。读书带给我了无数的叠加效应。我发现,自己的嘴巴越来越“活络”了,头也抬得越来越“高”了,当我一站到讲台就来激情,讲课抑扬顿挫,驾驭自如;当我一站到会场的讲台,面对各色人等,就来情绪,发言、讲座不用稿子,稿子早写在心上哩,整个会场总是笑声不断、掌声不绝。熟悉我的人都说我整个儿变了一个人。是的,我变了。因为我看世界一片明亮,人间无比温暖,事业多么有趣,人生实在美好!

其次是相貌方面。我们平常说那个人相貌平平,至少说明那个人的长相还是通得过的。闲暇翻翻自己的相册,发现青年时代的我可能连“平平”也达不到。20多年来,我不间断地阅读,与书中的大师相伴,聆听他们的教诲,遵从他们的指引,“润物细无声”地被他们的崇高人格、深邃思想熏陶着。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坚定从容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内心一片祥和而充实。渐渐地,我脸上有了光灿,眼里有了神彩,相貌也发生了变化。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20多年来,阅读对我而言,就像呼吸一样,同时,它也给我带来了一连串的荣誉。现在的我发现,阅读已成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一天不阅读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有时,读着读着,我会涌动起一种写作的冲动,这时提笔为文,全身充满着“下笔如有神”的舒爽,这样流淌出来的文字,基本上不需多少修改,投给报刊,不久就有样报样刊寄来。

我想,坚持20多年的阅读的初衷,不是因为想要什么独特的收获,而仅仅因为喜欢阅读。而我最想要的,是把自己读成“一本书”!

编辑:邓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