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成就综述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布时间:2022-04-22 21:32:16

春暖花开,正值读书好时节。明天,第27个世界读书日将如约而至,以“阅读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也将在北京隆重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时至今日,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阅读理念渐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

顶层设计不断加强——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东汉郑玄在《诗谱序》中说:“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比喻文章条理分明,也指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呈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践行的鲜明特点,书香社会展现新时代风貌。

时钟拨回至50年前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1995年,每年4月23日被确立为世界读书日。2006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原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地蓬勃“生长”。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在决议中首次写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要“推动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同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这也是我国制定的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2020年10月,中宣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任务,对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作出了部署。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在第三十五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2022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也是自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业内人士指出,“深入推进”是在“倡导”基础上的“升级”。“深入推进”标志着全民阅读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在全民阅读立法方面,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均通过立法保障全民阅读。

“纲举而目张”。国家政策法律纷纷出台,充分表明全民阅读已成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全民阅读理念普及与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阅读成为人们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阅读品牌引领风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明朝顾宪成为东林书院题写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国家层面的引导与带动下,全民阅读工作被写进各级政府责任体系,各地特色鲜明的阅读推广活动让琅琅书声萦绕祖国大地。

顶层设计指明路径,各地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夯实基础,构建全民阅读长效机制。在规划制定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年)》《海南省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年)》《黑龙江省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9—2025)》《北京市全民阅读发展规划(2021—2025)》等,为全民阅读深入实施保驾护航。

在地方立法方面,《吉林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山西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明确了全民阅读工作重点,完善优秀出版物创作引导机制,保障了重点人群的阅读权利。

10年间,还有《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的意见》《云南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上海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纷纷出台,推动全民阅读步入规范化、法治化阶段。

以“书香中国”活动为引导,各地组织推广全民阅读久久为功,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成功举办11届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构建富有首都特色的全民阅读模式。连续举办17届的江苏读书节,助力江苏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连年上升。连续9年开展的“书香河南”全民阅读活动,推动河南全民阅读能力提高。即将迎来第十一届的“辽宁省全民阅读节”让全民阅读覆盖面、影响力不断增强。已经开展8届的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基层,突出品牌意识,全民阅读热潮在全省掀起。

此外还有“书香中国”上海周、书香重庆、“书香吉林”阅读季、“书香新疆·全民阅读”、“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南国书香节、“书香八闽”全民读书月、三秦读书月、深圳读书月等品牌活动在各地“开花”,全民阅读日趋深入人心。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3%。到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3%,上升5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庆祝建军9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在各地表现亮眼。如2021年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图书馆的“长江阅读节”联动上海、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图书馆,共同开展“红色故事讲书人大赛”“党史系列讲座”等活动。重庆市《当代党员》杂志社的“重庆党建‘红云’”项目,打造符合党建特色和需求的各类阅读活动,通过开展党内主题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养,带动全民阅读实现“有意义”与“有意思”的有机结合,引领读者在阅读中传承红色基因。

保障特殊人群阅读权益——

“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

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这位兵工功臣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阅读带给他勇气与力量,指导他如何生活与斗争。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要让每个人都能通过阅读增长智慧、汲取能量。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说:“读书对我们这群孩子是百分之百重要。”北京银龄书院与儿女远隔千里的老人说:“读诗词治愈了我,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我面对分离更加从容。”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留言“刷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让进城务工人员也能悦享书香……《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丰富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阅读资源供给,保障特殊群体的出版文化权益。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已超过占总人口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2014年起,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年协会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主办“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评选活动,8年来累计推荐数百种优秀出版物,受到老年读者欢迎。伴随老年人阅读空间不断丰富,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养老机构等纷纷配备老龄书架,开设老年人借阅通道等,为老年人阅读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配备方面提供便利。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各地“青年读书会”“青年大讲堂”等活动,引导青年群体通过阅读激发使命感与责任感,为书香校园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天津,从2015年开始举办的“书香天津·大学生校园‘悦读之星’评选活动”,至今走过7个年头,成为“书香天津·全民阅读”的品牌活动之一。活动以天津地区高校学生为对象,通过主题阅读推广、推荐定制书单等方式,参与高校数量从2015年的23所发展到2021年的53所。

为推动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一系列优秀出版物推荐活动从供给侧加强优质内容生产,满足小读者阅读需求。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优选书单,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良好阅读习惯。来自基层的阅读推广力量正生发无穷活力,内蒙古科尔沁书虫“公益读书吧”、云南双柏县旧丈村“彝乡蚕桑书社”等,延伸基层触角,为少年儿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农民等群体送上精神食粮,让全民阅读“书香气”更加“接地气”。

保障困难群体阅读权益,是全民阅读工作持之以恒的重点任务之一。2017年9月,“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启动,利用数字出版传播平台和盲用阅读设备,向盲人提供数字有声读物、电子盲文和定制化、持续性知识文化服务,打通盲人阅读“最后一公里”。进入“十四五”,盲人读物出版工程还将深入实施,不断丰富盲人读物出版融合发展支持渠道,实现出版服务向纵深发展。在服务盲人阅读方面,各地纷纷开展文化助盲行动。如黑龙江“我是你的眼”公益助盲行动自2015年以来,举办了30余场线下朗诵会,数以千计的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之中,服务视障儿童200人次,让盲人在阅读中认知世界、丰盈内心。

数字技术推动阅读升级——

“书林是一个最可逛,最应该逛的地方,景色无边,奇妙无穷。”

郑振铎在散文《漫步书林》中用“景色无边,奇妙无穷”形容阅读感受。5G、AI、VR、AR等技术与阅读融合,从“畅读一书”的文字相伴,到“一屏万卷”的沉浸体验,随时随地感受阅读“奇妙”滋味成为现实。

2019年8月,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在“5G新阅读”展区,通过全息影像技术,航天员王亚平的全息影像隔空投放到现场,与观众畅聊作为“首位太空教师”的经历感受。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依托“5G新阅读”概念,借助VR全景等数字技术,将书中充满想象、意蕴深远的文字转化成8K超高清VR全景视频。VR、AR阅读在科普类童书上得到广泛应用,交互式的阅读体验让知识获取“身临其境”,让读者与图书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新型阅读方式。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4.94亿人次,人均电子书阅读量达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阅读方式变化带动产业繁荣发展。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已达351.6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达21.8%,其中大众阅读市场规模326.7亿,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等的实施,推介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数字出版作品,提升数字阅读品质。其中,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4届以来,共评选出112部有声读物精品,在满足读者对高质量有声读物需求的同时,对引导有声阅读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作用。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子计划——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度共有46个项目入选,2021年度入选项目20个、提名项目20个,切实发挥了精品引领效应。

顺应读者阅读行为与习惯数字化转型,出版单位充分发挥内容资源优势,与网络平台、技术企业,通过版权内容合作、IP共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智能硬件赋能等多种方式,推动出版业务转型,丰富数字阅读资源。如今年4月15日,喜马拉雅“423听书节”全面开启,网络音频平台喜马拉雅除上线系列有声专辑外,还携30多家出版机构上线超1500种纸书,提供听看一体的全方位内容服务。

网络文学现实类题材创作受到关注,作品产出大幅增长,读者阅读选择增加、兴趣渐强。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唯一一部获评2020年度“中国好书”的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工业题材网络小说《重卡雄风》,日前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优质网络文学作品从线上到线下“华丽转身”,实现主流化、精品化发展。国产网络文学作品成功“出海”,推动数字阅读呈现国际化、多元化趋势。

新技术赋能新服务。在消弭城乡阅读鸿沟上,技术进步“加持”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如甘肃省委宣传部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通过“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大数字阅读服务,为建设书香陇原提供有力支持。黑龙江省将建设农家书屋数字阅读平台作为推进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农民群众免费提供电子图书10万种和有声图书2000种,以阅读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新载体带来新体验。各地全民阅读活动依托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通过直播、讲座等形式,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保障阅读活动效果,实现传播渠道扩大。如2020年4月23日在“云端”开启的辽宁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省共开展1000多项阅读推广活动,700多场次直播,200余场文化讲座,各地群众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

编辑:王余婷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