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党员干部:“有‘气’者事竟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4-25 11:38:21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此“气”者,一则形容呼吸,意为维持生命体征所必须之气血运转;二则形容人存立于世的状态,如“意气风发”“扬眉吐气”“垂头丧气”。从此种意义上而言,芸芸众生有各种“气”:穷且益坚者的“志气”、趾高气扬者的“傲气”、岸然风骨者的“正气”、解危济困者的“侠气”、一毛不拔者的“小气”……党员干部则应有风发之“意气”、繁盛之“灵气”、旺盛之“人气”,须知“有‘气’者事竟成”。

“中气足”者方能“意气发”。“中气”源于传统中医名词,中医认为,中气十足者脏腑清顺、内息协调,身体各项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人就会显得精神饱满。党员干部的十足“中气”,一来表现为干事创业的百倍信心。“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自信心作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强大精神力量,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百年奋斗中。二来表现为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愈是艰难险阻,愈要奋发图强,只有坚守初心,直面风险挑战,才能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明天。三来表现为为民请命的人民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气十足方能意气风发,以豪迈的气概、振奋的精神、饱满的意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才气厚”者始得“灵气盛”。《管子·内业》云:“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此处所言“灵气”,指人对外物感受、理解和执行的能力。党员干部的“灵气”,一是处世之哲学,要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不专营取巧、蝇营狗苟,亦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毅然,牢记身份,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二是谋事之巧能,胡干、蛮干不足以成其事,古人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党员干部要善于融入时代大势,借“东风”行船,以“巧劲”谋事,立足岗位善思善谋,而后善行善成;三是为政之德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以民为先,常怀律己之心,在基层历风雨,站高处而胜寒。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党员干部的“灵气”,须建立在通过勤奋学习、厚积薄发而获得的“才气”之上,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党员干部改造“三观”、指导实践的精神源泉。

“土气浓”者才有“人气旺”。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永葆执政地位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要去掉“官气”,增加“土气”,如此方可聚得“人气”,这也是我们党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的现实要求。聚得“人气”,要多调查研究,杜绝形式主义。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一些干部下村“臀不移软凳,足不下车马,鞋不上寸土,衣不沾片叶”,工作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是对党不忠诚、对民不负责的体现。聚得“人气”,要多思忖民难,杜绝精致利己主义。“躬耕泥土方知粮香,与民交心乃晓其难。”但一些党员干部却功于伪装,他们高智而世俗,老道又善演,以民为“踏板”,只为自己步步高升,此种“如意算盘”万不可打。聚得“人气”,要多低姿轻语,杜绝高高在上。一些党员干部对上谄媚,对下则“打官腔”“讲官话”,甚至傲慢霸道,对待人民群众口气大、架子大、脾气大,将自己置于人民之上,这一切都是“官本位”的思想作祟,应坚决除之。

有“气”还需用力,否则一切皆空谈。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须用心、用情更须用力,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编辑:陶一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