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三思三心”型年轻干部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5-04 12:28:08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告诫他们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这启示年轻干部,要主动克服心态不稳、耐性较差、思想活跃等共性软肋,常破“躺平之害、将就之害、贪欲之害”,从严拧紧思想“总开关”,以正心明道保障行稳致远。
常思“躺平”之害,永葆进取之心。干部干部,干字当头。但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缺乏信心与斗志,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直接“躺平”,被群众称为“躺平式”干部。他们有的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做事,对矛盾问题回避绕行、视而不见;有的瞻前顾后、怕担责任;有的习惯当甩手掌柜,承诺的事不兑现、不履职;有的装样子、摆架子、铺摊子,出工不出力;有的官气太重、暮气沉沉,守摊子、混日子……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耽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惩治“躺平式”干部,一方面要当头棒喝,敢于动真格,严肃执纪问责,充分发挥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考核评价鞭策机制,用铁的纪律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干部没市场;另一方面要强化日常监督,睁大火眼金睛,咬住“常”“长”二字,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以此铸造“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干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惩治“躺平式”干部只是手段,让干部干起来、动起来才是目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拒绝“躺平”,葆有干字当头的冲劲闯劲,激发热血沸腾的激情,敢想、敢做、敢当,干出热火朝天的气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披荆斩棘,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
常思“将就”之害,永葆工匠之心。“成败总是暗藏在细节之中”,如果对工作抓得不细不实,做事麻痹大意、得过且过,极易“碰钉子”“摔跟头”,甚至在关键时刻,小失误也可能酿成大苦果。比如,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若摸底排查工作做得不细不实,没有真正沉下去将人员情况摸准摸透,一旦出现“漏网之鱼”,必将给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造成被动。诚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成为抗疫大军的中坚力量。在担当在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因此,年轻干部在事业起步阶段,就要彻底摒弃“将就”思想,大力发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凡事往心里走、往实里做,多在细节、质量上下苦功夫,确保工作成果经得起检验,决不当敷衍应付的“差不多”先生。
常思“贪欲”之害,永葆平和之心。“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近年来,很多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虽然职务各有高低、学历层次不等,走向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各有不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年轻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名利得失,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细节抓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作者系重庆市嘉陵教育矫治所民警)
编辑:李微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