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做“苍生大医”|毛青:“惰性元素”的新生

作者:唐余方 丁毅 叶俊怡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5-11 16:06:02

这个春天,很多人的生活、出行都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无常受到影响。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毛青也因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变得更加忙碌。

与高危污染物、烈性传染病打交道30多年,治病救人是毛青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先后参与抗击“非典”、援非抗击埃博拉病毒、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要任务,从“死神”手里抢回过无数条生命。

接受采访时,毛青说:“我热爱自己的专业,治病救人是我一生的事业。”

正是这份热爱,改变了毛青的人生轨迹。

1964年,毛青出生在贵州一个军人家庭。成长过程中,他性格内向,害羞胆小,父亲形容他是元素周期表里的“惰性元素”,很难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发生“化学反应”。

跨入医学大门后,这个“惰性元素”进入到感染病学这个大反应器中,与患者、专业、学科发展等都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蜕变成一个自信坚定、不怕吃苦、事事全力以赴的人。在国家有难、人民需要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冲在最前面。

与患者共情:“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是非常幸福的”

3月30日,毛青的肝病门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乙肝患者。

这位患者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曾感染新冠病毒。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是毛青救了他。这次来重庆,他特意挂了毛青的号,想要再次表达感谢。

这间小小的诊室,每天接收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感谢,向外传递最多的,则是信心。

传染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不仅要在漫长的时间里与疾病共处,还要担心病情是否恶化、会不会影响下一代等问题。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比对抗疾病更难的,是要抵抗无止境的担忧和焦虑。

当了30多年传染病医生,毛青能够共情患者的情绪,他不仅要治病,还要治心。

无论是在门诊还是查房,毛青都喜欢和患者聊天,有时还要开开玩笑,他希望能通过一种真诚轻松的交流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科研助理伍艺是毛青的门诊搭档,两人共事多年,她觉得毛青身上有一种粗犷的温柔,能让患者很快放松下来,帮助他们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好多患者都是哭丧着脸进来,高高兴兴地离开”。

能与患者融洽相处,缘于毛青的同理心。

现代医学中,同理心是打开医患沟通的“钥匙”,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最佳方式,也是医生在医学实践中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

幸运的是,毛青很早就拥有了这份职业素养。

大学毕业后,毛青被分配到西南医院传染科(现感染病科),临床上师从全军著名传染病专家向居正教授和余曼英教授。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不仅得到了前辈们的悉心栽培,而且感受到了医患关系的最佳状态。

“老师们对待患者真的比亲人还亲,我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他们完全为患者考虑的一片真心。”毛青说。

在前辈们的耳濡目染之下,毛青也在不断摸索与患者的相处之道。在与患者的频繁接触中,这个“惰性元素”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他完全泡在了临床上,一天24小时待在病房,常常一住就是一周,就想为患者多做点事。

在与患者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毛青越来越了解他们,知道他们担心什么、害怕什么、需要什么,总能及时给予他们治疗之外的人文关怀。

比如,每次查房,毛青都会先把听诊器捂热,再接触患者的身体。查体时,他也会搓热双手,做完检查后,还不忘给患者盖好被子。他总跟学生们强调:“我们看的是人,不要把患者当作学习的工具。”

这些暖心的细节、贴心的举动,不断加深着毛青与患者之间的“化学反应”。大家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甚至把他当成朋友。

来自四川省达州市的患者袁康就是如此。他在毛青这里看诊18年,每3个月要来复查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袁康天天守在电视机前,不为别的,就想寻找毛青的身影,看看他在武汉是否平安。

“和患者接触时,我发现大家都很喜欢我,作为一名医生,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是非常幸福的。”毛青笑着说。

与专业共进:“当医生我是很自信的”

毛青坦言,小时候害羞胆小的性格,多半是源于不自信。

不过现在,自信却成为毛青身上最大的特点之一,很多人形容他“连走路都充满自信”。

这份自信,源于出色的专业能力。

感染病学连接着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是一门非常大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医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非常广、非常杂,入门很难。

毛青一开始就认识到这门学科的艰难与危险,他玩命似地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临床工作中,他观察了太多疾病的演变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刷新了西南医院医生的成长周期——两年成为住院总医师,三年成为主治医生。

随着经验的累积,毛青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医生成长到一定阶段后,能够真正突破瓶颈提高自己的,往往是那些总结不出的规律、讲不出来的感觉。

因此,毛青格外关注发生在患者身上的小事,注重寻找变化,习惯从变化中寻找突破口。自己生病也是一种学习,每次生病,他都要仔细体会病情是如何发展的。

这些习惯,让毛青锻炼出非常活跃的思维。面对无法定性的病症,他总能跳出来,一针见血找出症结所在。

“我一看病人就能大概判断出他是什么问题,你说这是第六感也好、第七感也好,这种感觉我没有办法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毛青说,“我小时候不太自信,但当医生我是很自信的。”

此前,感染病科收治了一位有乙肝病史的患者,患者转氨酶突然升高,做了各项检查都找不出原因,无法进行下一步治疗。

每当束手无策之时,大家都习惯于求助毛青。毛青来给患者做了检查,在与其拉家常的过程中很快找到了病因:患者因吃野蘑菇导致了肝损伤。

专业过硬、头脑灵活、自信坚定,这让毛青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也赋予他冷静理智迎战危险的能力与勇气。

这些年,依靠对专业能力的自信,毛青总是当先锋、打头阵的那个人。2014年,他主动申请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2020年,他作为陆军军医大学援鄂医疗队首席专家驰援武汉,又是第一个进入红区。毛青的从容应战,为经验不足的年轻队员们注入了许多勇气。

正是因为专业,毛青能够在处置突发情况时无所畏惧。抗击埃博拉病毒时,他面不改色地带头抬伤员进病房。在武汉,当89岁的患者没有力气走下救护车时,他又不假思索地将老人抱了下来。

还是因为专业,毛青才能用自己的严谨细致来守护战友们的安全。在武汉,他想得很多,指导得很细,在病区设立监控机制,通过摄像头实时观察医护人员洗手消毒、穿脱防护服等环节,一旦发现不规范操作马上喊停,并提供专业补救措施。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他规划好医护人员的安全路线,一个通道一扇门窗地检查,事无巨细,不放过任何一个感控细节……

“我是军人,也是医生,还是一个有点能力的感染病科医生,更应该勇敢一点、靠前一点。”毛青说。

久而久之,毛青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信任,他也被大家称为“一个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与工作共舞:“干什么事情都得有一个责任感”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感染病科绝大多数问题都在门诊解决,门诊环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

毛青每周有2天门诊,每次门诊的挂号患者至少有100名。通常,他上午问诊,开检查单、化验单,下午看检查结果,给患者讲怎样用药,如何治疗。

这就相当于,从上午到下午,毛青要接诊患者近200人次。

伍艺说,很少有医生的接诊量有毛青这么大,这在临床、教学、管理等工作缠身的主任医师中更为难得。

无论多忙多累,毛青都要坚持上门诊。一次,他为学生改论文到凌晨4点多,只睡了一个多小时,便赶来上当天的门诊。还有一次,他颈椎出了问题,头动不了,贴着膏药上完了一天的门诊。

“不上不行啊,那么多患者等着你,干什么事情都得有一个责任感。”毛青说。

从某种程度上说,“惰性元素”的稳定性在毛青身上非常显著。这种稳定性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患者持续的、强烈的责任感。

毛青经常强调,要带着责任感去工作,他也以身作则,不断强化大家的责任感。

2020年2月18日深夜,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带领团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负压手术室内组织实施了第一例新冠肺炎遗体解剖,为他们做感染控制工作的,正是毛青。

毛青和老同学并肩作战,在尸检台旁从凌晨0点站到清晨6点过。尸检工作结束后,他犹豫要不要去参加早上8点的交班。

每天交班的制度是毛青制订的,目的是督促大家及时梳理情况、总结经验、传授知识。可那天,毛青太累了,他很想睡一会儿再去火神山医院。

去还是不去?毛青在心里不停问自己。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后,他的决定是去。

“我还是觉得必须去,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工作才刚有点起色,你这个带头的不去怎么行呢。”毛青说。

在西南医院感染病科护士长杨莎看来,毛青很适合做医生,因为强烈的责任感是一位优秀的医生最需要的品质。

可是,要一直保持强烈的责任感是需要作出牺牲的。这些年,毛青将时间慷慨地给了患者和学科发展,对自己却格外吝啬。

之前,毛青右髋关节的旧伤一直反复发作,他没时间去看,一直拖着,长期饱受胀痛感折磨。

每次门诊都是下午6点多才结束,毛青累得连话都不想说,髋关节也因久坐变得更疼。即便这样,他还要回到办公室,处理行政、科研等工作至深夜。

毛青很爱运动。过去,足球场、篮球场上常常有他奔跑的身影。不过由于工作太忙,上一次踢球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很多人都说我看起来状态比较好,其实并没有。我只是个普通人,也会感到累,有时候完全是在咬牙坚持。不过,我认为这种坚持是值得的。”毛青说。

与学科同行:“更加正确地、平静地理解很多事情”

在2019—2020年度重庆市富民兴渝贡献奖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问毛青:“这次获奖的心情,和上次获得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有什么不一样吗?”

毛青想了想,说:“更加平静了。”

采访中,毛青进一步解释了“平静”的含义,他说:“我所说的平静,并不是说获得的荣誉多了就不在乎了,而是我们要更加正确地、平静地理解很多事情。”

正确面对、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挑战就是其中之一。

5月下旬是毛青58岁的生日,再过两年他就要退休了。对这位传染病防控一线的老将来说,工作早已趋于常态化,不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原本常态化的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年,毛青一直在探索如何加强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他认为,医院和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建立一个行之有效、能够快速启动的机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临床医生不仅要参与救治工作,还要参与防控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疫情。

疫情之后,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毛青也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层面、部队层面的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中。

“目前疫情还没有被完全控制住,从专业人员的角度出发,我真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大家回归到正常生活。”毛青说。

新冠肺炎疫情让毛青的工作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感染病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前,全国的感染病科都呈现萎缩的趋势。疫情暴发后,这个默默无闻的科室从幕后走到台前,各个层面都正视了它的重要性。如今,各级医院都在逐步恢复感染病科,建立传染病房。

与此同时,疫情也放大了这门学科的危险性。

“疫情之后,年轻人把危险性和风险性看得更重了,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变得更加保守。”杨莎说。

感染病科的人才培养问题,成了毛青忧心忡忡的事情。

“我们的确面临一个发展困境,就是人才缺乏的问题。这个职业很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认为只要能够正确地面对、合理地处置,病毒并不可怕。”毛青说。

毛青一直推崇干好当下的事、手中的事,其他的不用考虑太多。年轻时,他工作的时候拼命工作,纯粹求学问,不仅干临床,还要写文章、做课题;玩的时候也拼命玩,常常组队踢球踢到天黑,再和大家去路边的小餐馆吃夜宵。那时候工作很辛苦,条件也非常艰苦,但他的想法很简单,心态非常放松,并在尽职尽责的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尽管时代不同了,毛青仍希望年轻人能够坚守初心,在尽职尽责的工作中升华成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精品分子”。

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们深谙导师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也看到了医患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基层感染病科人才缺乏的现状,他们能吃苦、肯钻研、有家国情怀,正追随着导师的步伐,在成长的跑道上努力奔跑着。

(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袁康为化名)


编辑:唐余方 丁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