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我家手机的十年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5-16 08:41:43

十年前,儿子还在上小学。

那时,我还在用着长虹的滑盖手机——滑盖时“叮咚”响的那种。一天,儿子突然要求我们换部智能手机。我好奇怪,耐着性子连珠炮似的问这个“小家伙”:“你还是个小学生,为什么要智能手机?学校距离家只有五百米,闭眼也能走回来,也不怕你会走丢。况且,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要智能手机也没人给你打电话。”

“我们班很多学生都有了智能手机,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呢?”儿子嚅嗫着,很不情愿地把他的“老人机”扔进沙发。

第二天,我和老婆商量,我的手机太旧,似乎也该换换了,这样可以把淘汰下来的手机给儿子用。我们偷偷去了家门口的手机专卖店,但一看,一部智能手机最少也要6000元,进口的手机就更贵,权衡半天,还是没舍得买。

晚上,儿子又提到手机。老婆很耐心地劝导:“你看,爸爸的手机还没舍得换,等爸爸换过新的,把爸爸的给你,好吧?”

半夜,我正睡得香。突然被隔壁一阵急促敲击床板的声响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循声来到儿子的小房间。只见“小家伙”坐在床上,正把床板擂得“嘭嘭”响。我气不打一处来,吼道:“把手伸出来!”我狠狠地打了他几巴掌。看到“小家伙”泪眼婆娑的可怜模样,我又于心不忍,耐心地和他说了很多“道理”,才把他哄睡着。

到了年底,我和老婆狠狠心各换了一部智能手机,花了一万多元,心疼了好多天。回到家,儿子很高兴地和我们一起研究如何下载软件,如何使用。

“我那天就是给爸爸妈妈要的智能手机,不是给我自己,只是我不该捶床板。”儿子一脸的幸福,仿佛当时没有挨过打似的。

儿子小升初,考得不错,成绩出来后,我和老婆挺高兴,按事先的约定,带他去手机专卖店挑了一部他看中的智能机。儿子屁颠屁颠地,说后面再也不用笔记本上QQ了,美得不行。

我们比较偷懒,也知道儿子在学习上比较自觉,有一定的自我管控能力,就让儿子加入了初中的班级家长群,老师在群里发作业、通知,都是他自己看,自己模拟我和他妈妈的口吻回复,还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儿子用智能手机,只是偶尔玩游戏,很多时候也是在认真查题,查感兴趣的知识和话题。一次,我们全家自驾游,儿子居然对一路上见到的各种车型的品牌、价格、功能,如数家珍。乐得老婆边夸儿子,边数落我不生活化。手机俨然成了儿子的一位老师。

初中时,儿子的成绩一直很不错,初三时更是直接跳到年级前十名。在班级的总结表彰会上,儿子作为代表发言,第一句话就是:在学习上,除了老师,智能手机也帮助了我。班主任听到这里,脸色都绿了,底下同学们却哄笑声一片、掌声一片。

高中时,儿子考取了南京最好的公办高中。于是,我们给儿子换了当时最好的曲面屏手机。而这时,我和老婆也都换了新手机,内存更大、速度更快。我看中了儿子的曲面屏,和儿子商量交换。起初,这小子不肯,没想到我带他去上海玩了一趟,他就同意换了。

家中长辈也用上了我们淘汰下来的智能手机,开始热衷于微信,和老掉牙的小学同窗视频聊天,看各种炒菜的节目,家里菜式越来越新,口味也越来越棒。

儿子转眼就到了大一。这年,我和儿子一起换了国产的华为手机。家里多出了三部淘汰的智能手机,送了一部给他舅,还有两部在床头柜里睡大觉。突然想起,新买的车还没舍得装原厂的车载导航(一个导航就需要18000元,总觉得不值当),可以用一部手机放车里当导航,另一部摆家里当备用机,万一哪一部手机突然罢工了,还有部紧急替代的机子,不至于急得团团转。

最近一次自驾游途中,儿子突然想起那年因手机挨揍的往事。回顾全家共同走过的十年,我们不由得感触颇多。我们是中国最普通的城市家庭之一,搭上了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顺风车,手机换代,生活升级。仅仅从我们手机的变迁中,就能清晰地感触到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感恩这个时代。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解放军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文逾百篇)

编辑:龙宣辰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