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我的援藏故事⑧|蒋迎九:为昌都人民织牢健康保障网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5-25 09:58:56

“一群门巴男女,铁肩柔情长,告别家乡父老,悬壶走西藏……”这是重庆市援藏医疗队的队歌,词作者是重庆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领队、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蒋迎九。

蒋迎九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19年,他作为“组团式”援藏重庆医疗队队长,进藏担任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在这里一待就是3年。

3年来,蒋迎九与医疗队同事一起,不仅将新技术带到了青藏高原,也通过“组团式”帮扶,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并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留下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提质量 昌都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能力稳步提升

“门巴(医生),谢谢你救了我的命!”去年6月17日,当地居民泽桑来到昌都市人民医院外科办公室,激动地将一面锦旗亲手送给向巴达瓦医生,并和他合影留念。

“当时真的十万火急!要是不做手术他现在肯定没命了。”向巴达瓦清楚记得当时的情形:老式手推车的手杆插入了泽桑右侧第三四肋骨之间,他的肺直接裂开,体内流出2000毫升左右的血,大约是全身血液的2/3,必须马上进行手术。

这要是放在以前,昌都市人民医院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手术。“医疗设施跟不上,也没人能主刀,碰到这种重症病人只有转院。但经过我们的积极治疗,病人8天就出院了。”向巴达瓦说,如今能够做一些复杂的手术,救治重症胸外伤病人,很大程度上和他“师傅”有关,“我是师傅带出来的”。

向巴达瓦口中的“师傅”是第九批重庆援藏干部、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蒋迎九。

援藏期间,蒋迎九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与发展理念,稳步推进医院绩效管理改革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接轨;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较为薄弱的公共诊疗平台服务能力作为支撑。

在昌都市人民医院,蒋迎九一人肩挑多重任务。做管理、建平台、做急诊、带徒弟……作为医疗“组团式”援藏的“领头羊”,自打入藏,他就开始做3年的援藏规划,包括详细的援助项目需求表和援助建议、医疗队内部的工作思路与文化建设等。

在援藏队员们共同努力下,昌都市人民医院从补短板着手,在内、外、妇、儿各临床科室搭建八大公共诊疗平台——重症ICU、麻醉手术室、检验科、远程病理诊断、内镜中心、放射影像、DSA介入手术室、血液透析,由此支撑第四批、第五批援藏医疗队“强三甲”八大中心建设迅速完成,医院实力获得了显著增强。

学科建设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大大增强了昌都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能力,也为昌都群众织牢了健康保障网。蒋迎九称,在重庆医疗队帮助下,2021年,昌都市人民医院已开展新技术项目129项。

储人才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其实,帮扶最重要的还是人才,要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医疗人才队伍。”蒋迎九始终把当地医疗人才培养放在工作首位。

2019年7月,援藏医疗队临行前,蒋迎九就定下了目标:在援藏的3年里,每名队员都要带出4个徒弟。蒋迎九创新性开展师带徒“1+2+2”模式,即每位老师指导2名骨干医生及2名初入职医生,医疗队共带徒弟156名,许多高新技术如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心脏介入等技术,均能在昌都由当地医生独立成功开展,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此外,蒋迎九积极指导初入职医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过全区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选派当地122名医务人员赴重庆学习,引进21名重庆专家短期援藏2个月以上。

蒋迎九还组织援藏队员们开展惠民救助、送医下乡活动,与援藏医生们进入山区、牧区进行医疗宣讲、疾病排查、义诊等活动,改变了当地群众的观念,让卫生健康意识在这世界屋脊之上深入人心。

编辑:许幼飞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