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丨拿得起党的事业,放得下个人名利丨张朝沂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5-26 15:36:24

“拿得起、放得下”,是人们在宽慰自己或安慰别人时常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拿得起”,是指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时,敢于去做,放手一搏;“放得下”,是指做一件事时遇到重重阻力或障碍,知道变通,该放手时就放手。

这两层意思各有侧重,但放在一块,更强调的是后一层意思,即:放得下

人们常说,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很难。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豁达。”他告诉我们,遇事要知变通,不要太强求,能进能退、收放自如。

从做人的角度来讲,它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需要极高的修养。没有淡泊名利的情怀,没有豁达大度的胸襟,一个人很难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人一辈子活得很苦很累,是因为太在乎名利得失了。名是缰、利是锁,名缰利锁太难活。所以,在对待个人名利上,要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有追求、不强求。正如明朝罗念痷在《醒世诗》里所言:“世事茫茫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如果我们把“拿得起、放得下”理解为对个人名利得失的态度,那是正确的。但是,从工作或事业的角度来看,“拿得起”,是一种责任和能力的体现;“放得下”,却是党性和原则的缺失!

个人名利是沉重包袱,该放下时就放下。而党的事业是责任担当,必须拿起且不能放下!

我们有的同志,在顺境时,很容易“拿起”,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但在逆境时,尤其是遭受挫折和打击时,又很容易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我见过一位部门领导同志,他很有事业心、责任感,为人正直,工作勤奋。但因为人事安排上的分歧,与主要领导在会上发生了激烈争论,反对将一名口碑极差的员工提拔上来。主要领导认为他不与自己“一条心”,在会上公开唱反调,便在后来的工作中处处给他穿“小鞋”,冷落他、刁难他。渐渐地,他意志减退了,不再较真碰硬,开会也只是简单附和,很少发言。一次见面,他告诉我,他现在心情很好,工作上的事情拿得起、放得下,得过且过,无忧无虑。

我看着他轻松的表情,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受到挫折,便明哲保身,那党的原则谁来坚守?面对矛盾,选择“躺平”,那党的事业由谁去完成?

我们的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绝不是一马平川。有挑战,是对我们能力的检验;有风险,是对我们党性的考验!

党的组织从成立之日起,便在血雨腥风中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每名党员从入党之日起,便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应惧怕一切困难和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讲原则,决不能当“和事佬”、做“老好人”。宁可“放下”个人名利,也要“拿起”党的事业。就像湖北省巴东县原县委书记陈行甲,宁可放弃头上这顶“乌纱帽”,也要与不正之风斗到底。这位充满为民情怀、痛恨腐败分子,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甲哥”的县委书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反腐,在任5年时间,把87个贪官和不法商人送进了监狱,其中包括同一个班子的县长和县委副书记。由于他铁腕反腐,断了不少人的“财路”,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经常受到威胁,但他义无反顾地坚决反腐。而就是这位清华硕士毕业、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好官,看似前途无量,马上要提拔之际,却毅然选择辞去县委书记职务,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成了自己戏称的“高级叫花子”。什么叫拿得起党的事业?什么叫放得下个人名利?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推进党的事业是我们神圣的使命,干好本职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个人利益,但绝不能放弃党的事业,一味地选择“躺平”和“放下”,则是对理想信仰的动摇和背叛。因此,对待党的事业,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拿起”,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放下”!

编辑:李微希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