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香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5-30 16:33:24记得小时候,每年端午节的前夕,奶奶都会把针线菠萝翻个底朝天,把各色的花布碎块一块块地摆在炕上,对着阳光仔细地挑选半天,选出好看的花布搭配在一起,戴上老花镜坐在阴凉地里缝香包。奶奶抿着嘴,脸上的皱纹好像一朵菊花儿,风吹着奶奶的头发,花白的头发在她额前飘来飘去,奶奶缝一会就会停下来,用手把头发抿到耳朵后面,并时不时地从眼镜上方瞅瞅笑闹的孩子们。小孩子们在她身边跑过来跑过去,个个小脸都热得红扑扑的,像一群不停地叽叽喳喳的麻雀。
香包都是做成小人的形状,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还缝上眉眼,跟真的娃娃似的,娃娃肚子里塞满了朱砂和艾草,用红丝线系起来。端午节那天早上,奶奶给每个孩子发一个香包,挂在脖子上,辟邪。脖子上挂了香包的孩子,看起来俊俏了许多,也精神了许多。
有一年到婆婆家去,恰逢端午节的前夕,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晾晒着粽叶,空气中飘散着粽叶的清香。树荫下大姑娘小媳妇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说笑着,用钩针钩香包,各种形状的小香包拿在葱白似的手指上,像一幅水墨画儿。姑娘们翘着的兰花指,蝶儿一样跳跃飞舞,把各色丝线点缀在香包上,再坠上流苏,精巧可爱,让人爱不释手。其中一个白白净净的姑娘,钩的香包格外精致,别人都在说笑,唯独她微微笑着,不吭声儿,偶尔抬起头来,眼神落在遥远的不知名的地方,目光迷蒙而神往,顿了下,然后低下头,继续飞舞手中的钩针。就有小媳妇打趣道:是不是在想念那个遥远的他?姑娘白净的脸“刷”一下就变红了,狠狠地擂了那小媳妇一拳,大家“轰”地都笑开了。临走的时候,她们送给我一个香包,我宝贝一般地拿着,心里欢喜得不得了,拿在手里不停地把玩,这哪里是香包,分明是姑娘的一颗心。
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煮粽子,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粽子香香甜甜的气息,还有绿绿的艾草,也插在了家家户户的门口,散发着清香。街上卖粽子和苇叶的也多起来,在一个街角的拐弯处,忽然多了一个小摊,一辆小车,一个简单的架子,架子上挂满了各色的香包,微风里香包们齐齐地摆动,像一群衣着华丽的袅娜女子,在向世人展示它们绝色的美。面色黝黑的汉子大声吆喝着:香包啊,避邪呐,吆喝声随风飘得很远,袅袅娜娜消散在半空中,听着他的吆喝,看着三三两两走过来买香包的人们,忍不住微笑:香包这东西,真的有点玄妙,精致的外形里,总是寄托着人们对平安祥和的向往,有了香包的端午节,有一种别样的味道。香包承载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戴了香包的人,不好的事都会离得远远地,必定会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幸幸福福。
(作者系中国散文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协会会员、淄博市作协会员)
编辑: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