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渝中母城之山地聚落(下)|谭光华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8-10 11:31:57渝中商埠的持续繁盛,吸引了大量外省商人前来开铺设店,聚集经商,其中尤以两湖、两广、山西、陕西、福建、江西、云贵等省商人居多。当时,工商业界尚存在省际认知差异和不同思维成见,为加强行业自我保护,外来商人按不同省籍结成团体联盟和行业帮会。行业帮会对外代表同行与官府联系,办理官府委办事项;对内协调工商事务纠纷,划分业务范围,召集行业聚会。
清乾隆时期,各行帮商帮陆续在重庆设立会馆。重庆老城曾有相当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八省会馆”,分别是东水门区域的湖广会馆(禹王宫)、江西会馆(万寿宫)、广东会馆(南华宫),朝天门区域的陕西会馆(三元庙)、福建会馆(天后宫)、云贵会馆、山西会馆、同庆公所等。其中,建筑最宏伟,财力最雄厚的要数湖广会馆和江西会馆,这两大会馆与毗邻的广东公所都在商业最集中最繁华的重庆渝中母城下半城东水门内,形成浑然一体的庞大建筑群,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群。
以重庆湖广会馆为代表的众多会馆堂所的大量兴建,标志着渝州港埠码头及重庆母城商业的重新崛起。
东水门,因地处渝中半岛重庆母城正东方向而得名,城门的门洞为双拱券,宽3.2米,高5米,进深6.7米,旧时城墙长达200余米。东水门与位于七星岗的通远门是重庆老城仅存的两座古城门,现存城门和城墙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
东水门老街区位于渝中半岛重庆母城内,背靠山地,面临长江,整体区域呈狭长带状。东水门老街区坐落在陡峭的山岩堡坎之上,堡坎上下落差三四十米。街区内,分布着层层叠叠、上下错落的民居建筑,依山傍水,层次感强,形乱而神美。抗战时期,老街区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惨遭侵华日军大规模轰炸破坏,现存下来的建筑物,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修建的,以砖木结构三层以下住宅为主,现如今又重新得以修缮。
因地势落差,渝中母城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由下到上,势如登天。在现代交通工具没有出现以前,渝州百姓出行少数依靠人力滑竿,多数人则以安步当车。为改变出行困难,巴渝先辈们凭崖凿道,垒石架梯,成就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步道天梯。
十八梯,山城老重庆的重要象征,坐落在渝中区较场口往中兴路的转角处,是连接渝中母城上半城和下半城的一条长石梯。据说明朝时候,这里有一口水井,甘冽清甜水质滋润着附近居民。因水井距离居民住处正好有十八步石梯,人们便将这里称作“十八梯”。
十八梯的阶梯两旁是传统老式居民楼,因阶梯落差,重庆人就把这里的住户叫梯坎人家,一度成为重庆方言里最接地气的称谓。十八梯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木工、裁缝、掏耳、修脚、针头、麻线、烧饼、小吃,各种悠闲散漫的小生意应有尽有。阶梯上,猫狗追逐,儿童嬉玩,老人打盹,一片安宁祥和。
在渝中半岛南向坡面,有一条由北向南的城市步行小道,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山城步道。这条古道起于长江边,经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的中兴路,沿渝中古城墙,顺着山势蜿蜒曲折,向上攀升,通向“通远门”,全长1748米。拾级而上,缓步而行,远近美景尽收眼底,望江水烟波浩渺,百舸争流,览青山巍峨磅礴,龙腾蛇行。
古道两旁,民居林立,遗存丰厚,依次串联起原国民政府立法院、抗建堂、悬空栈道等,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历史步道长廊。
燕子飞来,岩上筑城,说的是燕子岩老街区,位于现今南区路和枇杷山后街之间狭长石壁地带上,地势格外险要。沿着燕子岩窄巷步道向上攀爬,随处可见古树盘根,青藤缠蔓,绿苔上墙。两旁的民居楼房簇拥林立,瓦砾生草,墙体斑驳,诉说着巴渝人曾经风雨飘摇、绝地而生的沧桑历史。
燕子岩狭窄的巷子、光滑的石板、沧桑的民居,成了巴渝先辈们在爬坡上坎的渝州山地上安生聚落的又一重要例证。
渝中老城建筑概以条石为础,白墙灰瓦,有的甚而凌空架木,形成颇有特色的吊脚木楼。据清代彭遵泗在《蜀碧》中记载,历史上的巴渝之地时有猛兽出没,对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巴渝先辈们匠心独具,因势利导地建造了悬空构建的吊脚楼,既能抵御猛兽害虫对人类生命的侵袭,又能防止潮湿地气对人体健康的浸淫,还大大节省了有限的山地资源空间。
通过各种依山建筑,亦能细细品悟渝州文化的包容。整个渝中老城,除了富有渝派风格的吊脚楼,还保留了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其他大量建筑物。兼具徽派建筑风格的湖广会馆建筑群,山城古道上典型欧西式的法国仁爱堂,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法国领事馆,建于元朝时期具有浓郁藏式白塔风格的菩提金刚塔,三层马路老街区造型奇特的觉庐、圆庐。在沿崖而上的山城巷老街区,还能看到古老的石朝门、因地制宜的四合院、因陋就简的“抗战房”,以及具有海派风格的石库门建筑。重庆渝中母城,堪称建筑艺术天堂。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及重庆直辖以来,历史上饱经沧桑的渝中半岛终于迎来高速发展的伟大时代,各类建设突飞猛进,市容市貌日新月异。眺大江,烟波浩渺,巨轮犁波,曾经沧海难为水;望远山,红日喷薄,高铁飞驰,除却巫山不是云。穿行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幽静怀古的小巷,人声鼎沸的商圈,幸福祥和的社区,你就会惊奇地发现,祖祖辈辈渝州人曾经苦苦求索的渝中家园,正沐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光芒,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渝中是一座山城,有山一般的刚毅;渝中又是一座水城,有水一般的柔情。在山水相依的渝中半岛上,一代代勤劳勇敢、热情智慧的巴渝儿女,通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终于成就了今非昔比的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渝中区。如今的重庆市,已成为全球炙手可热,如梦如幻的国际化大都市。
编辑:蔡雨耘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