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红色力量引来活水润民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水利局的民生情怀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8-26 14:40:36

“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喝的日子,就是不一样!”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临溪镇前光村村民钟诗城看着自来水哗啦啦地流出,热泪盈眶。
时间拨回到2020年7月,石柱县农村饮水管理协会临溪镇分会会长王永调研前光村,发现钟诗城仍在山下挑水喝,觉得有些诧异:“镇上自来水都入户了,为何还有群众在挑水喝?”
带着疑问,王永到钟诗城家中了解原委。原来,钟诗城住在山上,水要“爬坡上坎”才能从山脚流到他家,遇到干旱季节,水压下降,钟诗城家的自来水也就“不自来”了。
临溪镇以山地为主,过去村民要喝水只能靠雨水或翻山越岭挑水喝,产业难发展、生活难富足。
“如今终于通了自来水,但水管里却没有水,村民得有多失望。”了解情况后,王永立即向县饮水协会报告,不到一周,总长1200米的管网改建完成,自来水一路畅通无阻地流到了钟诗城家中。
水是生命之源。在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石柱,干净的饮用水更稀缺。
多年来,石柱县水利局党组坚持将党建融入农村水利体系建设,用红色力量润泽大山中的千家万户。
党建引领 填补农村饮水管护空白
其实“有管道,无水来”的问题不止发生在临溪镇。
过去,日供水量不足200立方米的农村饮水工程普遍缺乏统一监管单位,导致管护工作出现空白,供水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和解决。
“如果管护不当,即使水利工程建得再多再好,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石柱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高松华感慨道。
为解决此难题,石柱县水利局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农村饮水工程管护问题。

2019年11月,在石柱县水利局的引导下,石柱成立了县饮水协会,决定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构建“企业+协会+农户”分类管护新模式——
日供水量200立方米及以下的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由县饮水协会负责管理,日供水量200立方米以上的供水工程由供水企业负责管理,分散式的农村供水工程由农户自行管护。乡镇(街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县水利局落实行业监管责任。
管理模式健全后,具体实施还得靠人。为此,县饮水协会招聘管水员200余名,负责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日常管护和收缴水费。
为确保管护到位,县水利局创新管理机制,让管水员由县饮水协会和属地党委政府双重领导和考核,考核结果与管水员补助挂钩,倒逼管水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因地制宜制订水费收缴方式和水价,维修养护基金则从收缴的水费中按固定比例提取,促进农村供水工程“以水养水”目标的实现。
如今,石柱全县已实现日供水量200立方米以下供水工程自我管理率100%、收费率96%、用户满意率97%,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协会带动、群众参与”的互动管护模式和“供水有保障,村民全力支持,经费能保运转”的良好发展态势,确保了农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可持续,让石柱农村饮水设施管护实现从粗放无序到精准高效的大转变。

undefined

升级改造 解决季节性缺水难题
“水利局的党员干部是真心实意为我们解难题,如果不是他们,我们还要走几公里山路去野外背水。”沙子镇卧龙村村民马世才说。
沙子镇盘龙村、卧龙村和冷水镇玉龙村,处于“两山夹一槽”的背斜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渗漏严重,长期存在缺水问题。
早些年,石柱县水利局便在此实施了响水河供水工程,但偏远地区的季节性缺水难题仍然未能破解。在干旱季节,部分群众甚至需要深入地下溶洞挑水喝。
为彻底解决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饮水难题,石柱县水利局党员干部带头到实地进行勘察调研,反复规划设计,于2018年投入资金380余万元,在原有供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新建管道3.3万余米,彻底解决了4900余人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解民渴、应民需。从“源头”到“水龙头”补齐农村供水设施短板,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是石柱县水利局党组一直秉承的工作方针。
“十三五”期间,石柱县水利局党组瞄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多渠道筹资抓好项目建设,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向银行融资贷款等方式筹集5.1亿元,实施分散式供水、集中水厂巩固提升、水源及管网联通等共2800余处农村供水工程,累计解决42.6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偏远地区供水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
2020年,时任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回信石柱县委、县政府,代表水利部对石柱县在夯实水利基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和敬佩。
优化水质 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2021年10月18日,东方红水利工程顺利通过竣工技术预验收。
东方红水利工程由1座水库、1条干渠、3条支渠及1座渠道跌水电站组成,可改善龙沙镇、桥头镇、三河镇等灌区数万人的饮水问题。
“东方红水利工程完成后,家里的水变清了,用水安心多了。”龙沙镇长坪村村民谭家发高兴地说。
龙沙镇长坪村原来也是远近闻名的缺水村,不少群众“靠天吃水”,用堰塘中的雨水满足日常生活生产,水质令人担忧。
东方红水库渠道水系工程完成后,村里终于有了集中供水水池,汩汩流水在此经过一体化过滤消毒后,再输送到各村各户,长坪村村民用水水质、供水保障率、用水便捷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推进农村供水提质工作走深走实,改善农村供水水质,是石柱县水利局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2021年,石柱县水利局党组决定,由水利科与县饮水协会、各村党组织通力合作,对全县农村供水工程进行了从水源到农户的全方位排查,新建、维修1800处农村饮水设施,更换及新增各类管网10万余米,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50余处,改善9.5万名村民的用水状况。
此外,为进一步确保农村供水水质安全,石柱县水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代华乐还带领团队联合县生态环境局、县卫健委等部门,对农村所有集中供水水池水质进行全覆盖监测。
“2021年,我们抽检了500余处集中供水水池,水质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代华乐满眼幸福,“作为水利战线上的一名党员,能让村民喝上放心水,是我最大的满足。”
2021年,石柱县水利局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县水利局水利科也被水利部评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水利兴,乡村美。新时代新阶段,石柱水利人正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奔跑……



编辑:龙宣辰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