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志愿者亲历:灾难面前,我们好渺小,又好强大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8-27 14:28:36

编者按:

8月25日,重庆北碚歇马街道的山火已连续烧了5天。火情继续牵动着所有人的心,重庆市北碚区税务局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组织了29名志愿者奔赴缙云山增援灭火行动。当晚结束志愿服务工作后,重庆市北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娄集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篇文章,感动了身边人。

8月25日深夜,在缙云山连续参加灭火8个多小时后,凌晨回到家洗完澡,我听说“反攻”胜利,兴奋得睡不着觉。

8月22日,重庆北碚区虎头山起火的第二天,我就满腔热血地联系本土厂家想买摩托上山运送物资,结果看了几段视频,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虚,打了退堂鼓。于是和妻子一起捐钱买了些油锯送过去,也算了却我们的一点心愿。

然而,山火接着烧。8月24日晚,山火距离缙云山第二道隔离带越来越近,这是这座山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守住。晚上睡不着,我和同事开车去山脚看了两三个小时,无奈却又使不上力。8月25日,北碚区委组织部发出号召,在全区征集志愿者。我第一时间报了名,上午11点45分,我和区局其他28名同事一起到了缙云山脚的朝阳中学(南校区)背后的隔离带进山管制处。

12点半左右,接到上山命令后,我们被摩托车志愿者带上山,路上扬起的灰,让我尝了一回吃土的味道。由于情况和地形复杂,刚到半山腰,大部队就走散了,分成了两队。我所在的这一队只有7个人,接到的任务是把物资送到山顶上一个叫“挖断坟”的地方。

我当时心想:为什么要取这地名?到了以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坡度大于60度的陡坡,只能靠人力搬运物资。

大家开始自发排成“人墙”接力送物资。经手的水、功能饮料、藿香正气液、葡萄糖、盒饭、汽油、机油、灭火器、护目镜、头灯、充电宝、药品、喷雾器、铁锹……太多太多的物资。

当到达4号点位时(算是第一个制高点位),我意识到情况不乐观:从上面送下来一位被无人机误伤的志愿者,由于坡度太陡不好抬伤员,我们十几个人就像葫芦娃一样,叠成一座山的阵型,一个靠一个地接力把受伤的志愿者送了下去;我的一位同事有中暑迹象,我连忙给他从附近找来两瓶水解暑;数十台挖掘机后撤作业,扬起的灰尘让人无处躲避。

这时候的大家,既要盯着天上无人机,怕砸到,又要盯着身边的挖掘机,怕碾到,还要防止脚陷入松软的土里,感觉像拍大片一样。被误伤的志愿者经过医生简单处理后被下方的志愿者接下山。我心里难受得很,眼泪都快涨出来了。

可在山上,根本没时间难过,我们继续传送物资。几个小时后,听到下边传来山火逼近、志愿者紧急撤离的命令,这时我发现火在隔离带上方燃了起来,心里很紧,以为前功尽弃了。撤到中段盘整待命时,听闻云南消防驰援,在我们盘整的后方快速搭建指挥棚。这时我们心里稍定,没多久又喊我们继续上山传送物资,这次主要是灭火器、汽油和吃的。

夜幕降临,大批的消防官兵背着设备迅速往上冲,令人敬佩。没过多久,我们看到消防官兵在隔离带点起了火,后来才知道这是借力顺风、反向点火、以火攻火的妙招!物资传送带上也有和我一样不懂的人,以为烧到了隔离带,有人打趣劝身边人快给老婆打电话说私房钱藏在哪儿了。

随着我方的火顺风而攻,我们接通知开始后撤换防,下山的路没一脚能踩踏实的,有的索性坐下来往下滑,也顾不上鞋里的泥、身上的灰了。

等我们全部撤离到山脚地面,才感受到重庆人民的齐心:出口处挤满了人,唯独让出一条通道给下山的人;过关卡的时候,两边密密麻麻的群众在高喊感谢的话;递水的、接过毛巾蘸水的、送西瓜的、送口罩的,甚至因为我不小心举了下手指,一个大哥就把烟递过来了……要不是太累,我真可能会哭!

一路上,很多人还在向山脚赶来,我想他们除了关心火,也和我们一样,赶过来看看还有什么能做的。

临出发前,所长给我下了死命令,要把一所的10个男人十全十美平安地带回来,看着这群刚工作没多久、平时还爱玩的小伙子们灰头土脸的样子,由衷地觉得他们很棒!

接近8月26日凌晨,烧了几天的缙云山明火基本灭了。想想,真的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好渺小,我们又好强大。

‍(重庆市北碚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娄集


编辑:唐余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