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动听的“音乐”|马雪芳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9-17 16:01:06作者简介:马雪芳,江苏省常熟昆承湖外国语学校美好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学高级教师,常熟市学术带头人、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学习之星,上海市《快乐学习报》特聘执行主编、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论坛》特聘编辑,长期致力于小学生阅读、作文研究,出版专著四部,在全国各地教育报刊发表教育散文、教育教学论文千余篇。
“微信收款10元”“微信收款15.5元”“支付宝到账17.5元”……我家住在二楼,每天清晨,我到厨房间北边的净水机旁放热水,总能听到从底楼传上来的一片热闹的声音。在别人听来,这些声音可能是噪音,而对于我,它们简直是一声声动听的音乐!
今年年初的一天,底楼店面的玻璃门上贴上了一张招租的告示。第二天我下班回家,见店门口聚集着一堆人在商量着什么。原来是有人想租下这个店面卖早点,正在与房东商谈租金。几天后我路过店铺时,那个长得很壮实的穿着黑色羽绒服的老年男人正爬上梯子,自己动手拆除本来卖酒的门头牌。旁边一位老年妇女和一对小夫妻模样的人正打着下手。从小区熟人嘴里得知,他们是一家人呢,重庆人,原本在西面三岔路边的两间简易房里卖早点,因市里整治违规搭建,简易房被拆除了,他们只能另择店址。此处店面的年租金肯定更贵,与原来的租金是不能相比了。然而,正当老板买齐了材料准备装修小吃店时,疫情爆发了,于是小吃店开业就被搁置和推后了。
疫情结束后,所有小学错峰开学。楼下的小吃店也正式开张了。店铺门头鲜亮,大门两旁“一”字形摆满了老板朋友送来的鲜艳的花篮,鲜红的绸带上印着金黄色的祝贺语。店门口顾客戴着口罩,人头攒动,好一派“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景象。我一边为老板一家子暗喜,一边在心里祝福他们:愿老板家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可好景不长,六七天后,小吃店门口的客人几乎是门可罗雀了。到底是啥原因?我暗中了解到,一是刚开张的两天里,老板推出了“优惠政策”——卖一送一,后来没有了。二是他们的小吃味道总体不太适合当地人的口味。也算是有缘,我和这位老板都在一幢楼里,又是楼上楼下,当我摸清楚情况后,就赶紧向他反映了这些。老板也是个机灵人,立即一家四口做了几天顾客,分头去镇上六七家小吃店买了各种各样的小吃,拿到店里精心“解剖”研究,加速改进。果然,后来小吃店的生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顾客们反映,他们的油条变得既粗又脆了,他们的豆腐花变得既香又鲜了,他们的生煎包子变得既有嚼劲肉心又大了,他们的粢饭糕变得既大又金黄了……
一日,我和妻子正在家里吃早饭。忽然门铃“叮咚——叮咚”响起,开门一看竟是楼下小吃店的李老板。他把一个塑料袋往我家的八仙桌上一放,嘿嘿地笑着说:“多亏了马校长的热心建议和帮助,现在小店生意不错哩,感谢您啊!这些点心送给你们尝尝!”
“李老板,不客气的!”我和妻子不好意思地说。
“噢,还有,房东林老板前几天退了我1万元租金,说疫情期间我们不好开业,出来做点小生意也不容易的。你们这里的人心肠真好啊!”李老板朝我们挥一挥手,匆匆走了,因为楼下小吃店生意忙着呢。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互相帮助,其实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这样的啊!”“疫情来了,大家听党的话,团结一心,一切困难都可以战胜,现在一切都好了!”我和妻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后来,多次吃了李老板亲自送上门的各种小吃,我很是过意不去,礼尚往来,我也多次给他送去一些乡下大姐送来的自己家种的韭菜、药芹等。一来二往,我和李老板的关系越来越好了,不是亲戚却胜似亲戚。
“微信收款8元”“微信收款18.5元”“支付宝到账22.5元”……但愿这动听的“音乐”天天传到我家的厨房,而且多么希望这“音乐”在上午的时间里奏得长些再长些,“音乐”声密些再密些!
编辑: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