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党史上的“第一”|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的诞生与秘存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0-03 00:05:00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提交大会审议的各项决议、章程(草案)共11项,其中包括以“政治纲领、组织性质、奋斗目标”构成整体框架和总纲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内容涵盖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附则等章节。会议最后一天,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它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从此我们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第一部党章共六章二十九条,对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党的组织原则、机构,党的纪律、制度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和规定。第一部党章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组织原则到具体制度,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有了最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这有利于我们党把伟大的事业引领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党的二大以后,白色恐怖日趋肆虐,许多党的文献都在血雨腥风中散失,而第一部党章能够完好保存下来,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

1928年冬,中央局决定派秘书处的张人亚同志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张人亚,原名张静泉,中共早期党员,平时喜学好读,收存了数百册党内秘密出版的书刊,其中有党的二大决议和党章汇编等。这次远赴异国,秘藏的书刊让他难以割舍。张人亚慎思再三,决定将这些文献送回他宁波霞浦镇的乡下老家。当晚,张人亚趁夜色赶回霞浦镇老家,将一大包书刊交给父亲张爵谦,并说明这些书刊的重要性和珍贵性,嘱托他一定要严守秘密、妥善藏存。之后,张人亚便连夜赶回了上海。

张爵谦是一位开明、进步的老人,听到儿子要他保护这些文件,第二天他就向乡邻佯称:儿子张人亚在外做生意染病身亡。当地有为亡故在外的亲人修建“衣冠冢”的习俗,因此,老人请人打造了一口棺材,将书刊用油布包好放进空棺,埋入墓穴。这个秘密从此也埋进了老人心底。他日思夜盼儿子早日回来取走秘藏,却未如愿。原来,张人亚学习归国后奉命前往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央出版局局长、发行部部长等职,1932年12月23日,他在从瑞金赴汀州执行任务途中不幸病故。

直到全国解放,张爵谦仍未盼来儿子回乡。1950年,他在上海《解放日报》数次刊登寻人启事,依然没有音讯。1951年,老人觉得秘密不能再藏下去了,便与小儿子一起挖开墓穴,将埋了22年的秘藏捐献给了上海有关部门。时至今日,张家父子秘藏的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存世的唯一版本,这本《中国共产党章程》现珍藏于中央档案馆。

编辑:周丹 邓莉 李海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