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波翻浪涌橘子洲|张春燕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0-11 09:16:14对橘子洲的最初认识,来自于伟人毛泽东那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长沙》。词中的那份豪气、激情,为湘江中这座美丽小岛增添了魅力。
那年仲秋,我们从景象万千、气势不凡的湘江大桥中段转弯,步入了橘子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张由多种植物织成的精美地毯,一幅由游览车、游人、小鸟、彩球彩带组成的风情画卷,一首多种声源有机结合的动人乐曲。
橘子洲形成于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长约5公里,素有“小蓬莱”之称。但岛上一片连一片的植物,一个接一个的景点,一群又一群的游人,一阵胜一阵的欢笑,让它比蓬莱仙境更真实、更可触可感。这里不仅有耀亮全岛、甜浸湘江的橘子,还有百年桂花树、茂密的垂柳、火红的枫树、温情的香樟,以及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争奇斗艳的花卉和生命力特别旺盛的藤蔓植物。这里不仅有朱熹、张轼讲学时经过的“朱张渡”,还有见证长沙开埠历史的外国领事馆、西式别墅,以及诗词碑、颂橘亭、枕江亭、揽岳亭、曲廊、喷泉、荷花池等景点。
在这美景与珍物共存、历史与现实对接的地方游走,既有漫步于蓝天白云下的轻快,又有在古迹遗址前沉思的厚重。
在橘子洲头,有一座青年毛泽东的大型雕像,它由8000多块巨石拼接而成。注视着雕像,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才俊,豪情盈怀,英气勃发。他目光如炬,眺望着奔涌的湘江、江对岸的岳麓山以及江两岸广阔的土地和辛劳的人民。
金秋的太阳,在湘江铺开千万道耀眼的光焰,也让五彩斑斓的橘子洲更加妩媚迷人。一路走来,见到好几对情侣在此拍摄婚纱照,洁白的婚纱,亲昵的姿态,幸福的笑颜,此情此景与蓝天胜景相映衬,变得更加明丽,惹人艳羡。
湘江的热浪冲击着橘州堤岸,这奔流不息、歌唱不已的波浪,涌动着伟人的豪情,涌动着无数青年才俊的瑰丽想象与宏远志向,涌动着两岸百姓的丰收期盼与幸福祈愿。江水奔腾至今,其中的向往与想象,被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与内容,那是一幅中国人心中共同的宏伟画卷。
编辑:陶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