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视评|《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⑩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0-24 16:12:06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前升起的消息传到了尚未解放的重庆白公馆监狱。罗广斌等共产党人欣喜提议:“同志们,我们能不能也做一面五星红旗?”这些被反动派关押的革命志士用红色被子、黄色纸张等,凭着想象做出了一面特殊的五星红旗,庆贺新中国成立。那时,即便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红岩先烈仍不失共产党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磅礴力量。今朝,我们更应怀着“志气、骨气、底气”,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征途。

树立理想增志气

毛泽东同志回忆在故乡韶山的革命斗争岁月时,写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周恩来同志14岁时回答老师提问,就斩钉截铁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回忆:“我当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怀着远大理想投身共产主义事业,以理想信念增强干事创业的志气。新时代中国青年一定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肩负起新时代建设者的职责使命,以饱满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攻坚克难展骨气

1928年,仅28岁的共产党人夏明翰被反动派逮捕,在遇害的最后关头,他挥笔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20世纪90年代,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面对隔绝外界导致家乡贫困的绝壁,毛相林带领村民开始了一场当代的“愚公移山”,在绝壁上开凿“天路”。百余年来,越是面临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人越是迎难而上,展现出坚韧不拔的中国骨气。当前,世纪疫情叠加地缘冲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广大党员更要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坚强品质,在勇于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经受考验。

坚定信念强底气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数十年艰苦奋斗,推翻“三座大山”的深重压迫,建立新中国。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便是中国人民最大的底气。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坚定底气,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编辑:冯驿驭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