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在云浮,敬仰一座丰碑|胡笑兰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0-25 11:33:07

从深圳出发,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粤西南云浮市。“云浮”作为地域之名,最早见于唐朝。《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德四年设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元年,将全国各州一律改称为郡,勤州改称为云浮郡。说起来,“云浮”地名的由来是因为一座山峰。这座山耸入云天,终日云雾缭绕,这座山也是云浮诸山之祖。1994年云浮从肇庆分出,设市。这是个年轻又古老的城市,真个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稍作休息,我们一行人又出发了,前往云浮革命烈士公园。

烈士公园,就在云城区繁华的旧街市中,山环水抱,景色宜人。园内有纪念馆,前有明湖后有秀山,山上建有烈士陵园。公园始建于1953年。最初的名字叫邓发公园,是广东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云浮市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一走进纪念馆这栋砖红色的小楼,沿着外围墙行走,我看见了许多名匾,写着烈士的生平事迹。他们是邓发、李晚、梁桂华、梁鸿钧、沈剑光、苏其礼、甘卓棠、莫奇标、谭其镜、李芳春、陈均权、唐木、陈剑夫、唐公强、王铁军……大堂正中安放着邓发烈士的半身石像。

英烈榜上每一个烈士的名字、出生和牺牲日期、籍贯,以及因何牺牲等信息都陈列在纪念馆内。名牌整整齐齐,竖起来一面面红墙,令人震撼。1029位呀!具体到每一个县、每一个村镇,他们都是云浮的儿女。每一个字都是对过往历史、对牺牲英雄的正名。烈士的事迹虽简短,但在每一个来这里的人心里,力有千钧,光辉系日月。这些烈士有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有在抗美援朝时牺牲的,他们对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每一名烈士的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那是云浮大地的历史赞歌。

从纪念馆出来,登山,沿着一条蛇形石级攀登。山不高,清秀静谧。这里有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邓发纪念亭、李晚纪念亭。沿着石阶一步步走,在半山腰抬头望去,就能看见花岗岩石碑,傲然卓立,仿佛在肃穆中告慰着那些英灵。碑上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苍劲。久久凝视,一种庄严感悄上心头。高高的碑塔,森严的墓碑,80座墓安卧于青山之中,一代代云浮人永难忘记的故事就铭刻在此。我想,每一个到访者都会在心里生发万般情愫。

2014年,云浮市把原散葬各地的80个烈士墓迁入云浮烈士陵园。墓碑前细细查看,大多数烈士牺牲时都很年轻,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祖国,播撒了薪火相传的红色火种,每一名烈士,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足迹。欣慰的是,人民没有忘记他们。长眠在烈士陵园的英雄们,即使他们有的连名字都已经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但他们的故事会一代代传下去,他们的革命精神也会一直激扬在人们心中。

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云浮烈士陵园接待前来拜谒的人达数万之众。从烈士陵园管理处来客登记册上,我看到,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团体等组织的集体活动,也有烈士亲属、退伍老兵的自发祭扫。每年清明,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学生因此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出澎湃的爱国主义情怀。穿越百年时光,回首激情岁月,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了云浮大地的血脉中,鼓舞着千千万万的后来者坚守初心、砥砺奋进。

近处苍劲的松柏,婆娑的相思,遒劲的高山榕。它们无一例外的高大,无一例外的枝繁叶茂,充满生命的力量。这是静静的陪伴。再远一些,还有黛青色的群山,一条墨线永无休止地延续,看不见尽头,山也在向这些长眠的人行注目礼么?街上,有市井的热闹,有人家的安宁。蓊郁繁茂的林,鸟儿在榕树上跳跃,树上无数粒饱满的种子,黄橘红,颜色生动,也让鸟的动态生动。长久与永恒,都是精神,都是陪伴。

站在这里,我百感交集。烈士埋忠骨,马革裹尸,而有些仅仅是个名字呀。眺望远处的苍茫,一颗心丢在云朵里,这些英雄的身体,是否安放在尘世,又有什么要紧。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耳畔响起这样的歌声,经久不息……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undefined

编辑:贺兴梅 郭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