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岁月深处南瓜香|徐新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1-08 09:56:54

“成熟金红窊皱起,腹中粒粒子儿藏。”朴实无华且饱含着天然雨露和庄稼气息的南瓜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南瓜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在瓜菜半年粮的20世纪70年代深受人们的青睐。它的生命力极强,不择土壤,不选地形,田边地角,只要藤蔓有地方攀延,见缝插针都是栽种的好地方。暖柔的春风轻拂大地,南瓜便可以下种了。阳光照耀着,春雨滋润着,嫩苗儿很快就钻出了泥土。爬藤是南瓜藤蔓必做的功课,旺盛的生命力催生着长长的南瓜秧苗不断向外拓展,那宽阔的叶子挨挨挤挤,把地面盖得严严实实,叶子的背面,颜色浅浅的如桑麻。而毛茸茸的嫩尖在前行中不畏艰难,遇到树枝或者竹竿便紧紧抱住持续往上攀升。远远望去,只见一条条南瓜藤铺满地面,不论是匍匐在地的,还是攀附在篱的,都焕发出蓬勃生机。

盛夏是南瓜苗开花的季节,一朵朵喇叭状的淡黄色的南瓜花也陆续盛开,恣肆张扬的南瓜花迎着太阳,盎然的绿意间点缀了无数的明黄的花朵。

葱茏一片之间,花开花谢,瓜蒂处一颗颗绿绿的小南瓜悄悄地冒了出来。秋意渐浓,南瓜也是越来越多越长越大,青绿而光滑的外表泛着生命的光泽。慢慢地,南瓜身上平添了深绿的花纹,又经阳光的炙烤,逐渐变成橘红、浅黄的突起,最后呈现出古铜色,而淡淡的白粉犹如岁月的风霜洒满了一身。人们也不急着采摘,因为南瓜是不怕老的,它越老味道越醇厚。农人们一边收拾着收割后的残局,一边进行着新一轮的布局谋篇。

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的南瓜在荒年可以代粮,故又称“饭瓜”“米瓜”。南瓜很早以前就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了,清朝的高士奇撰写的《北墅抱瓮录》中有记载:“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少水缓火,蒸令极熟,味甘腻,且极香。”做南瓜如当年苏东坡做“东坡肉”一般,这样的火候,味道也是极好的。文学界的知名“吃货”汪曾祺对南瓜也是情有独钟,他在《昆明菜》一文中写道:“玉溪街里有一家也卖蒸菜,其中一道小南瓜,挖出瓤,塞入肉蒸熟,很别致。”几十年过去了,他对昆明的“蒸小南瓜”念念不忘。而如今的超市里,也有各类精致的南瓜食品,成了孩子们的最爱。饭局上的南瓜饼或是清蒸南瓜,让人们频频举箸。炒熟后又香又脆的南瓜子,更是人们茶余饭后喜欢的小零食。

南瓜温慈敦拙,造型古朴典雅,深得历代艺术家的钟爱。晚清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吴昌硕以南瓜为题材,笔墨酣畅,瓜叶以大笔挥就,厚重茂密,藤蔓纯用篆籀之法为之,屈曲盘桓,南瓜圆润饱满,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南瓜也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喜爱的题材之一,画作瓜藤缠绕盘桓,一幅生机盎然的农家小院里的场景描摹得惟妙惟肖,充满了自然人文气息。

“秋光无限好,瓜是老来红。”南瓜从生长到结果,默默奉献着它的全部,这是大自然的丰富馈赠,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份平淡而绵长的幸福。

编辑:向俞璇,熊冬梅,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