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构建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1-09 08:47: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我们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奋力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坚持“龙头+配套”,育“热带雨林”之态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坚持“龙头+配套”,通过“高端引领、龙头带动”,推动做强做优做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支柱。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引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企业,吸引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打造一批重点关键产业园区,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二是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消费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能级提升,全面夯实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关键支撑。深入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围绕产业链图谱“大招大引”,强化场景引用牵引,打造一批特色化、现代化软信产业集群。三是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融合互动,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持续壮大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绿色环保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坚持“数智+绿色”,蓄“蝶变升级”之能

“智改数转”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引擎。一是坚持把“智改数转”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通过链主企业带动协同强链、领军企业示范引领、应用场景示范推广,释放产业数字化的强大势能,塑造数字产业化的关键动力。以构建“一链一网一平台”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为抓手,推动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机器换人”等“四换步伐”,持续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二是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建设一批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融合项目,促进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推动数智转型再提势、再提速、再提质。三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开发推广,深入实施重点行业达峰行动,持续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大幅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制造体系低碳“升级版”。

坚持“科创+产业”,谋“系统融合”之实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一是坚持“科创+产业”协同路径,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耦合,推动形成以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链生成控制、源头控制、基础控制“三种能力”,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高水平建设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构建“科研+孵化+推广+迭代”全成长周期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引导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从源头上主导和控制产业链发展。健全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提升产业链基础控制能力。三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持续健全完善“综合型+专业型”研究院矩阵体系,集中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围绕优势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推动工业设计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全面融合;实施应用场景赋能示范,构建多元应用场景体系,形成产品接入、场景测试、推广示范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推动先进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坚持“培育+引进”,成“企业雁阵”之群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一是坚持培优企业与招大引强有机结合,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类促进企业做精做强做大,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促进互生共荣。二是围绕“选种、育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六个关键环节,完善“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中小企业生成生态体系,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耦合”,源源不断培育生成优质中小企业。三是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探索建立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互动融合创新机制。紧扣33条重点产业链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瞄准大央企、大国企、头部企业等,集聚资源精准招引一批补链延链项目。建立健全“人才+项目”“项目+人才”互促引才机制,推动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推动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做大一个产业”的人才裂变。

坚持“平台+协同”,筑“内联外拓”之局

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命题和重要支撑。一是锚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协同巩固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消费品等优势产业领域,错位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在总体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与欧盟、东盟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持续优化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加快构建工业领域内陆开放建设新优势。三是突出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深化“一区两群”产业协调联动发展。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强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功能集合和产业聚合水平。四是坚持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产业化、市场化,持续高标准谋划办好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擦亮唱响集聚效应和品牌影响,确保越办越好、常办常新。

坚持“服务+要素”,担“近悦远来”之责

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的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区域竞争力。一是始终树牢“企业至上”理念,持续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推动实现企业知晓率、上线率、接哨率、处置率、过程责任不落实查处率、办结回复率、满意度调查率等“七个100%”,全力营造“思想上向企业靠拢,精力上向企业集中,政策上向企业倾斜”浓厚氛围。二是坚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为统揽,健全完善管行业必须管服务、管行业必须管运行、管行业必须管招商“三管三必须”机制,全面督促综合处室统筹抓面、行业处室具体抓线、承办人员精准抓点“面线点”协同落实,扎实推进运行调度、招商引资和“三服务”等工作,推动惠企利企政策红利全面落地落实。三是统筹协调电力、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保障,全力以赴确保电力电煤供应,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能源需求。同步加强物流、用工、资本等生产要素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滚动推进领军型、科技型、成长型、初创型企业家培育。着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作者系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蒋炀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