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媒体系列党课二十讲之第十讲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2-11-14 16:18:0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关键路径和关键举措。

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际上,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国内,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再铸辉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中华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增强文化自信、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的需要

二、新时代党和国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主要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用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两个领域充分发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主阵地的作用

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正确把握几对关系

文化对于个人是精神食粮,对于社会是价值观,对于国家是意识形态,文化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势在必行。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须正确把握以下关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的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

文化的继承与吸收的关系

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现有基础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从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树发新枝”

让革命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


(原载《党课参考》2022年第21-22期,电子版链接:https://m.12371.gov.cn/dk/dkck/202221-22/mobile/index.html

编辑:郭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