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 银发“白”和志愿“红”撞个满怀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1-30 20:38: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璧山区正兴镇的抗疫志愿者队伍里,除了年轻人,还活跃着不少“银发族”。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正兴镇的退休干部们没有闲着,他们就地转为志愿者,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力所能及地为居民服务,让银发“白”和志愿“红”撞了个满怀。
“无情”的小区“守门员”
“你出去是做啥子呢?有出入证没得?非必要不出门,尽量待在家里哈。”在小区疫情防控卡点,65岁的老干部谭远康正劝说想出门逛逛的居民。
自从退休后,谭远康就一直在家里带孙孙。眼见疫情发生后,身边好多人都成了志愿者,老人有些坐不住了,到社区党支部主动请缨,希望能参加小区疫情防控工作。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社区安排他在楼下的小区防控卡点值守。
查看出入证明,查验“两码一证”,登记身份信息,这一套流程,谭远康已经驾轻就熟。小区里哪些家庭有病人,需要外出就医的,老人心里有谱;哪些人是谎称有事想外出的,老人心里更是有一本账。
“确实有需要就医的,该放就得放,有些‘扯把子’(撒谎)的,对不起,那就得喊他回去。”谭远康严肃地说。在以他为代表的“守门员”们的严格管理下,小区秩序井然。
暖情的物资“运输员”
“昨天你们说想吃‘嘎嘎’(肉),来,我给你们拿来了,做红烧肉好得很!叶子菜还够不够?没得了跟我说哈!”满头白发的老干部张贤江正给腿脚不便的居民送去生活物资。
已经退休8年的张贤江经常为小区发展建言献策,最近,他加入小区物资“运输队”,当起运输小队长。
张贤江居住的小区是老式步梯房,他每天都要来回爬上10来趟,将蔬菜、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送到东边张家、西边李家。谁家几天前要买肉,谁家几天前订了油,他手中的“订单”小本子记得清清楚楚,每送完一家,就用笔在后面慎重地做上一个记号。“不敢马虎,人老了记性不太好,要用笔记下来才行。”张贤江说。翻开他的小本子,上面已经记录了满满几十页。
“人老心不老,我还能为大家出一份力。”张贤江笑了笑。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坚守。
柔情的秩序“维护员”
“这位老人家,请把口罩戴好,把鼻子挡到起。”
“这位婆婆,不要再摆龙门阵了,站开一些,前后间隔一米。”
在核酸采样现场,退休干部蔡元兴正举着喇叭提醒居民有序排队。2013年退休后,蔡元兴就一直在文华社区担任志愿者,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要负责核酸采样现场的秩序维护。
社区里居住着不少空巢老人、学生,每次做全员核酸采样时,蔡元兴都会帮忙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学生娃儿要上网课,可以先过来把核酸采集做了,腿脚不方便、年纪大的老人,也可以先做。”搀扶老人进场、引导学生采集信息、提醒出示渝康码、强调排队间隔一米距离,从核酸采样集开始到结束,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蔡元兴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
“没感觉到累,反而感觉很充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蔡元兴由衷说道。
夕阳无限好,彩霞正满天。就是这样一群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的老干部们,在不同地点、不同岗位,坚守同一颗初心,助力疫情防控,演绎最美“夕阳红”。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