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大雪,在湖边|查晶芳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2-04 21:18:471
是在傍晚,我们到达湖边。
我们穿过那条古色古香的长临河老街而来。湖光凝重。安静,悠远。
岸边,几条木船静泊。在它们身侧,狗尾草像一个个乖小孩,在暮风的抚爱下敛首低眉。大片的芦花轻轻曳动,晕红的光照里,蓬松的花絮清晰可见,仿若诗经里走出的女子,与这渺渺波光相伴相宜。落日熔金,无边的水面上,无数条金针银线在湖面上恣意闪耀跳荡,整个湖面与天空都被镀上了一层梦幻的娇红。碧波如绸,温柔轻漾,直漾得人心又软又暖。
“你们看,湖里是不是有一条星光大道?”一个小说家指着水中夕阳闪亮的倒影大声地说着。一看,还真是像!一湖晕红的水里,唯有那道光带是银色的,格外炫目。接近湖心处,有几点光斑各自独立又紧密相连,就像一个个台阶。
“那是天堂的台阶!”有个作家这样说。
“太阳怎么和月亮一样,里面也隐隐绰绰的,像是有桂树般的阴影?”我仔细地端详着落日,低声说出了自己的“重大发现”。
“你知道吗,那里面有小说,有散文,有诗歌,当然更有生活!”听了小说家响亮的回答,众人都忍俊不禁,我更叹服不已。
“啊,怎么这么美,时间你慢点走呀!”我一偏头,看到鼎鼎大名的苏北老师一边感叹,一边双手握拳,两脚离地,蹦了起来!那身形宛如青年般矫健……
——这真是一群有意思的人。
2
他们是“包公故里行”采风团的作家老师。那是我第一次出市参加文学活动,所遇皆温暖。
出行前,我心中忐忑:从未独自一人出过远门,倘一站到底也就罢了,然采风点得下高铁后再坐地铁然后转乘一次才能到。好在出发前一天,负责联系的王老师不厌其烦跟我详细说了线路,我也鼓足勇气做好了“独闯异乡”的准备。不过最后承办此次活动的肥东作协还是派了师傅来接站。在人流熙攘的高铁站台,看到热情挥手的李师傅,我心中既温暖又感动。
到了宾馆,见到了肥东作协刘主席,他憨厚,热情,两天里一直陪着我们。还有好几位全国知名作家,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他们的名字,见了方知,他们亲切平和,更不乏风趣生动,与我想象中的高高在上完全不同。
“那只鸡的身材真好!”
这应该是我听到的关于鸡最有意思的句子了。那位知名的小说家,口才也是一流,说起俏皮话来,丝毫不比相声演员差,常逗得众人直捧腹;谈起小说来,更是滔滔不绝,丝丝入扣,随手指着一个物象,比如眼前的灯光,立马就构思出一大串错综复杂的情节,不由让人啧啧称服。
几个女作家我很快就熟悉了。其中一个我们原本就是文友,两年前在合肥的一次活动中还见过面,文如其人,清丽秀雅。一曲《月满西楼》,她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另一位女作家,歌声更令人惊艳。她的《草原夜色美》,清水洗尘,洁净空灵,仿若一股清甜沁心,听者无不交口称赞。“少女版德德玛”之美誉,还真不夸张。那位活泼开朗的红衣女作家,歌声嘹亮奔放,也很有感染力。与我同室的是霍丘女作家,她话不多,但和那位小说家谈起小说来,即刻眉飞色舞。还有一位不在写作圈的美女姐姐,也是人淡如菊,气质娴雅。
同有趣的人,看丰富的景,是为乐。
3
“吴楚要冲,包公故里”,在肥东看景,形胜之外,更重精神,拜谒包公是少不得的。
包公名拯,字希仁,其“青天”的形象被世人传颂。在他的故乡肥东,关于他的传说,不比演义中的少。这座小城里,大大小小的包公塑像有很多座。
包里故里现在叫包公镇小包村。几幢旧房,门前有老人坐着晒太阳。沿着一条窄窄的土路向里数步,是一大片空旷的田地。听介绍,这里正在兴建一个全国廉政示范基地。这是包公身后事了,便是建立基地本身,也足以为为官者诫了;何况其“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的形象,对于想“伸手”的官员来说,当有棒喝之用。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首《书端州郡斋壁》是包拯留于后世的唯一一首诗,其文及注译被裱成镜框,高悬于包氏宗祠内。这是包拯在端州为官时所作,简洁明快,有其一贯的果决之风。诗歌以鼠雀、兔狐之喜愁反衬“清”之品质可贵,以秀干、精钢之直道彰显“直”之志气高洁,展现出其不苟于世的志向和品格。
近千年来,包拯代表的贤人治国理念一直持续着,以包拯为代表的“青天”形象一直被百姓尊敬、渴望,其间的意义值得深思。在任开封知府期间,他打开府衙大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打龙袍、斩驸马虽是传说,来源却是包拯一贯来不畏权贵、铁面无私的行为。百姓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大学士苏辙说:“以威严御下,名震都邑。”神宗朝参知政事吴奎说:“其声烈表爆天下之耳目,虽外夷以服其重名。朝廷大夫达于远方学者,皆不以其官称,呼之为‘公’。”这就是“包公”尊称的由来。
我以为,贤人政治与法治并不相悖,再完美的法制也是需要通过人去执行的。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包公形象的意义不仅在于示范作用,更在于对于今天的法治依然有借鉴意义。
较之包公的诗作,荷花塘与花园井是两处更鲜活更生动的古迹。
塘中早已荷枯水干,只于旁边竖一木牌,细述其事。相传包公出生时因脸黑如墨,遭父母嫌弃,被丢于塘中。不料,小包拯却被荷叶托住,幸得嫂子相救,将他抚育成人,这便是关于嫂娘的一个版本。事之真伪,自无从考证。即便真只是传说,也足可见包公是多么深得民心。
那口小小的花园井,实实在在就是包公家里的井。这引起了一众文人的兴趣。井很深,苏北老师用力打了桶水上来,水清澈莹亮,大家一个个用手捧了点入口,皆言清甜可口。想想,包公就是喝这水长大的呢!
随后,我们参观了气魄宏大的肥东博物馆。滚动的大屏介绍,多层展厅,丰富的展品,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想来,肥东之所以能跻身全国百强县,固然与其“襟江近海,七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但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更给这座崛起的城市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泉流,包公精神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脉。
走过浪漫的网红打卡点“爱情隧道”,逛了肥东最古老的“大中华邮局”,抚摸着老街上斑驳而悠远的历史印痕,我们最后走到了湖边。
4
我以为,湖边的时光是这次采风活动最圆融的顶点。就像一部乐曲,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呈现出令人震颤的高潮和圆满。
湖,是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她于此翩然而过,在肥东留下了一抹生动的倩影。彼时,她正与夕阳缠绵,缱绻情深处,娇红飞满天。面对这纯净的自然之美,原本并不相熟的一群人自然而然地抛开了羞涩与拘谨,也忘记了性别、年龄与身份,合照、单拍,各种造型摆拍、抓拍,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欢叫声与嬉闹声跌宕起伏,一时间,盈盈笑涡洒得满湖皆是。
看着大家沉醉的模样,我忽然想到,文人对水似乎总有难言的情节。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夫子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倘若他们不是在水边有过长久的徘徊逗留与深入的思考琢磨,又怎么可能脱口而出如此精妙之语?沈从文坦言,他的情感“流动而不凝固”,正是家乡的一派清波给予自己很大的影响。“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汪曾祺说起家乡的高邮湖同样一往情深。“书写淮河是我一生的情怀。”更令我激动的是,说这话的作家曹多勇老师此刻就站在我的身边。他静静地凝视着湖面,目光坚毅而不乏温情,想必,他又想起了他的“淮水谣”和“大河湾”?
彼时,余晖晕染,水天一色。天空与湖面,静穆而辉煌。
丰富、生动、开阔,眼前之湖,身边之人,心中之境,皆然。
我们离开时,太阳已西沉。回首,暮色苍茫,喜悦欢情随浩渺烟波摇曳成一曲无声的歌谣,于心中久久回荡。明朝,会是一个更晴朗的天。
(作者系安徽省作协会员,文字见于《散文百家》《散文诗世界》《散文诗》《雪莲》《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工人日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百余家报刊)
编辑:郭羽 贺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