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母亲的“甜咸粥”|陈文明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2-11 15:18:47我的肠胃不好,此前,还曾为此到医院动过手术。医生建议说早餐多喝流食,加上妻子向来喜欢喝粥,母亲因而爱上煮粥,其后几乎一天不落。每晚睡觉之前,母亲都会煲上一锅粥,定好熬煮的时间之后,才肯回屋睡觉。
母亲平时本就忙碌,我们怕她辛苦和麻烦,多次叮嘱不用如此折腾,早上起来随便吃点什么都行,或者冲点麦片。不承想,母亲听后十分不悦,她把脸一别,说:“那可不行,早上喝粥有利于健康,这是老道理了。”
母亲非要坚持,我便不再多说。此后的日子,家人每天起来,都能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美味米粥,从而开启美好一天。我曾笑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晨之计在于粥——而且是母亲的粥!”是的,有了这一碗晨粥的美好体验,整天的心情都变得无比畅快。
有趣的是,一天早上,我却喝到了与众不同的粥,至今难忘!
记得那天晨起,我看到桌上放着一碗粥,没有多想端起就喝。那粥喝到嘴里,味道无法言喻,顿感难以下咽。平时喝的粥要么甜的,要么咸的,但那碗粥可以说是咸甜俱有,而且二者混合出来的味道十分奇怪,故而让人难咽。
这时,母亲走了过来,看着我喝粥的表情,她忙一脸窘然地解释说:“那是给你媳妇盛的,她喝了一口就走了,没有喝下去。”
“为啥?”我放下粥问。
母亲变得不好意思,憨憨地说:“那什么……我看你们平时都喜欢吃甜的,所以早上我就放糖……”
没等母亲说完,我便已猜到大概,想必母亲是把盐错当成了糖。
果然,母亲接着说:“我看盐和糖长得差不多,没有仔细看。等我倒了一些‘糖’进去之后,一尝是咸的,而且还挺咸。我想这肯定喝不下去啊,所以我又加了一些糖,两种味道抵了一下,估计会好喝一些。”
听罢,我沉吟片刻,不知说点什么。而此刻的母亲呢,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憨憨地看着我。她的语言有些急促而慌乱,表情有些窘态和拘束,一副不知道该说什么却又无比自责的模样,看得着实让人心疼。
我忙不迭地说:“妈,没事,挺好喝的。一碗粥能喝两种味道,咸甜都有了,挺好的。”说完,我强忍着奇怪的味道,硬是把那碗粥喝了。喝完之后,为了平复母亲的心情,打消她的疑虑,我又往碗里盛了点粥,边喝边说:“味道其实不错,我再来一碗哈。”以此显示这粥能喝,并且味道不错,从而缓解母亲的自责心理。
细想来,母亲之所以会放错盐和糖,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她不识字。母亲从未上学,几乎一字不识,自己的名字至今都不大会写。平时做饭的时候,母亲得仔细对照调料表,当然有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分辨调料倒也并非难事。但在糖盐之间,有时也会混淆,在我的印象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除了识字问题之外,更让我感到悲伤的是,母亲近年患了眼疾——一种由综合因素引起的眼压增高,导致视力越来越差,看东西日渐模糊。我们带她四处寻医,走访多个医院,医生都说只能控制眼压,并不能治愈,为此我一度伤心不已。此后,患眼疾的那只眼睛看东西愈来愈模糊,另一只也受到连带影响。如此一来,混淆盐糖,想想也是自然之事。
待回过神来,看着手上的空碗,再看看身旁的母亲,我笑着补充说:“妈,真的挺好喝的,您别多想了。”这话让母亲好受一些,因为我从她的笑容里,看到了几分释然。
是啊,那粥原本就很好喝,因为它不仅是一碗平淡的粥,也是一碗特殊的粥,更是一碗伟大的粥。我喝出了母亲的关爱,喝出了母爱的温馨,喝出了五味杂陈,喝出了世间真情。
谢谢母亲,谢谢您的“咸甜粥”,谢谢您的爱和付出!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毕节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