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国专栏丨最是乡愁别样浓(3)感念两棵树
作者:孙凤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2-15 10:49:41山村旁有两棵古柏树,雄立于村北,相距不过十来米,一大一小,每一棵都需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据考证,这两棵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乡亲们称它们为夫妻树。它俩身后的山崖上,是郁郁葱葱的柏树林,大家都说那是它们的后代。
乡亲们出生后就与它们为伴,永不凋零的苍翠树叶,直插云霄的伟岸身躯,对他们来说已习以为常,于我来讲却有着更为深厚的情谊。
小学毕业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镇上的初中。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小学没有毕业的父母喜悦之情难以言表。然而,这来之不易的愉悦仅仅持续了几秒钟,随录取通知书一同而来的还有一张收费单,父亲拿着那张薄薄的纸,似乎有千斤重,眉心皱成了疙瘩,我偷瞄了一眼,上面写着:报到时交学杂费150元。
150元钱放到现在,不算什么,但在20世纪90年代可算是一笔“巨款”,父母犯了愁。
天无绝人之路。在离开学不到一个月时,一位中药材收购商听说村子附近有大片的柏树,慕名而来,专收购柏树的果子,一毛钱一斤。
摘柏树果的过程异常艰难,柏树大多数生长在土地贫瘠的陡峭山坡上,无法架设梯子,柏树枝叶密集,难以攀爬,因此,村里没有几个人愿意从事如此辛苦且危险的活。父母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一头钻进了柏树林,一天下来,仅仅采了不足百斤,于是收购商和父亲约定,在我开学的前一天再来村里收购。
那个夏天,除了在地里照料庄稼的时间,父母铆在了柏树林。父亲在树上摘柏树果,母亲在树下捡拾,我在家里烧水做饭、照顾妹妹、喂猪养羊。
眼看着房间一角堆积的柏树果越来越多,我掩不住欢喜之情,经常在睡前看了又看,然后闻着淡淡的柏树香气进入梦乡。在梦中,我离开山村,在镇上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捧着书本……
一天,父母在天黑了很久才回来,瘦小的母亲担着两筐柏树果,父亲捂着半边脸,被邻居搀扶着一瘸一拐地踏进家门。
我在父亲和邻居断断续续的对话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父亲在柏树上摘果子时,被一只马蜂蜇到左脸,从树上掉了下来。
我大哭,抱着父亲喊:“我不上学了!”
父亲把我揽在怀里,语重心长地说:“只要你和妹妹能走出大山,爸妈再苦也值了。”
第二天,父亲又一瘸一拐地上山了。
在开学的前一天,父亲把堆成小山一样的柏树果卖掉,卖了160元钱,为我凑够了学杂费,并且用剩下的10元钱给我买了学习用品。
我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拼命地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山村。
到大学报到那天,路过那两棵古柏树,我抬头看看树,回头望望村,眼圈有些红。父亲停了停,说:“走吧,走了就在城里安家落户,不要再回来了。”
我如愿留在了城市,然后安家落户、娶妻生子。每次回到故乡,我都到那两棵古柏树下静静地坐上一会。我的祖先在深山里栽下这两棵古柏树,他们已经化作一缕尘埃,但这两棵古柏和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生存着,过着孤寂而清贫的生活,如果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定会是另一种景象、另一个故事……
前年回老家,车刚拐进山里,我就发现了明显的变化:路变宽了,车变多了,山上还盖起了供人休息的凉亭。我像往常一样来探望那两棵古柏树,古柏树下围了很多游客。在交流中,他们惊讶于这深山里竟有这么美丽的乡村,这么古老的柏树,这么朴实的村民。
回到家,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父亲在度假村卖鸡蛋。下午,父亲拎着两个空篮子回家后,高兴地说:“赶上了乡村振兴的东风,村里建成了度假村,游客来往不断,咱家的鸡吃柏树籽、喝山泉水,下的蛋供不应求。”接着,他又底气十足地说“这几天给多少钱也不卖了,鸡蛋你全带回去。”
吃过晚饭,我站在院子里,望着那两棵高大的古柏树,它们已经矗立了千年,见过了沧海桑田,见过了朝代更替,见过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或许,如今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它们也是第一次见到。
编辑: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