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党史|毛泽东写于生日之际的《七律·冬云》——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王超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2-27 13:56:41
1962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69岁生日之际,写下了《七律·冬云》。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写完诗后,毛泽东于早上7时批示林克:“请将诗一首付印,于今天下午印成50份,于下午6时前交我为盼。”这首《冬云》的意境,无疑是一年前的《卜算子·咏梅》的延续和发挥。
一年前的1961年12月,毛泽东读到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经过深入地构思,反其意而用之,写下了《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在赞美寒梅卓尔不群美好形象时,也流露出了些许颓丧消沉、凄凉愁苦、古调独弹、孤芳自赏和怀才不遇。对此毛泽东并不赞赏,他描绘的是雪中挺拔的寒梅,春夏之交的风雨将美好的春天送走了,而严冬时节的漫天飞雪又将迎来新的更加壮丽的春天。梅花在冰天雪地里开放、报春而不争春,这是战士英雄无畏、大公无私的形象,这样的精神一定会战胜极端困难,傲霜斗雪。
一年后,他又在《七律·冬云》中以“梅花”象征历经磨难更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以“苍蝇”象征屈从于强权的国家和政党,毫无疑问有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宣示。
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非常紧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严峻考验,各种政治势力几经分化和改组,我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霸权主义的威胁挑衅和压力。
一方面,中苏关系1958年开始逐渐恶化。1960年6月24日至26日,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苏共代表团对中共进行全面攻击。7月16日,苏联片面地决定撤走全部在华的苏联专家,销毁部分技术图纸,撕毁几百个协定和合同,停止供应重要物资和设备。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苏联将意识形态的分歧逐渐扩大,由两党的争论变为政治对立和经济遏制。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华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包围。1961年10月17日至31日,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所谓苏共“新纲领”,发起了对兄弟党的粗暴攻击,中国共产党对此予以坚决反对。
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又连续发生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
在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和苏联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压力面前,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无比深厚强大的战略定力。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扩大的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70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
这是我们党在执政后召开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总结经验大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二年特别是1958年以来四年的成绩和经验教训,使全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达到一致的认识。通过这次会议,全党精神振奋,团结一致,进一步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积极投入到恢复和发展生产、克服经济困难的斗争中去。
“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是对国际形势的形象描绘。1962年初,印度当局在中印边境加紧推行“前进政策”,向中国境内纵深进逼,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境内加紧增设据点,不断侵占我国领土。7月5日,印度军队侵入加勒万河谷地区。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端同时向我国发动大规模入侵,迫使我国军队自卫反击。
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危机,一些国家加入了“反华大合唱”。从1962年11月起,苏联发表几百篇文章抨击我国内外政策,包括苏联在内的保加利 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40多个国家的共产主义政党在党的代表会议上发表声明或文章,指责和攻击中国共产党。12月12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从12月15日起,我们党先后发表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共同的敌人》等一系列文章,进行反击,锋芒所向,击中要害。
“高天滚滚寒流急”指国际上的两种压力,一是帝国主义的压力,比作虎豹;二是修正主义的压力,比作熊罴。“大地微微暖气吹”一扫前三句抑郁沉闷的气氛,转为昂扬奋发,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英雄”比喻中国共产党人,“虎豹”比喻美国帝国主义,“豪杰”比喻坚持马列主义的中国革命者,“熊罴”比喻苏联霸权主义。这两句既是对古往今来千古英雄人物的热情礼赞,又是对全国人民的召唤,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体现出伟大的人格力量。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斗争,敢于斗争,战胜帝国主义、修正主义以及一切反动派。
梅花不屈服大雪铺天盖地“压”来,傲然屹立,凌寒盛开。梅花的形象,就是在国际斗争中敢于坚持原则、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写照。梅花的品格,也是坚贞不屈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尚人格和完美精神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对于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压力是毫不畏惧的,也不怕“苍蝇”组成的“反华大合唱”。中国共产党人是不怕鬼的,在“鬼蜮成灾”“妖雾重来”“万花纷谢”的时候,在面临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和国内的困难障碍的时候,坚贞的革命战士就像“梅花”一样不怕严寒,在漫天大雪中盛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品格和高扬的使命感,才使毛泽东唱出了红梅赞和豪杰颂。
[作者系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重庆红岩干部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毛泽东诗词和红岩精神等领域教学与研究]
编辑:刘桂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