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看变化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12-31 10:37:57一次,在老家的农家乐饭庄为母亲过生日。我们点了一大桌子菜,看着餐桌上五颜六色、花样繁多的菜品,母亲由衷地感叹道:“你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餐桌上的这些菜,在过去我们是连想都不敢想啊!”
母亲的话,让我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小时候,印象最刻骨铭心的,竟都是关乎吃的。
我的家乡是鲁中山区的一个普通村庄。20世纪80年代中期,物质匮乏,生活艰辛。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餐桌上几乎清一色的素菜,我们吃的最多的是白菜和萝卜。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人,才会添上一两个荤菜。
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为了储菜方便,我家挖了地窖,用来存放白菜、萝卜。天气好的时候,母亲怕放在地窖的白菜、萝卜坏掉,会把它们一一搬出来,放到向阳的墙根处晾晒。到了晚上,担心菜被冻了,还得再把它们搬回地窖里。冬天下了大雪,父亲会把年前置办的鱼、肉、鸡等年货埋在背阴的雪堆里,这样能保存好长时间。
记忆里家里有大大小小的坛子、罐子。我母亲是腌制咸菜的能手,地里的青菜、萝卜、豆类皆可腌入坛中成为下饭的美味。除了腌制咸菜外,鸭蛋、鸡蛋也会腌进罐中变成咸蛋。
那个年代蔬菜品种不多。我母亲心灵手巧,普普通通的白菜、萝卜,每天都会有不重样的吃法,比如早晨白菜心拌虾皮,中午南瓜炖豆腐,晚上白菜炖粉条,偶尔放点肉解解馋。
20世纪90年代,老百姓菜篮里的蔬菜品种丰富多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上了一个台阶。近十年,生活变化更大。我家陆陆续续有了豆浆机、微波炉、电烤箱……各种小家电的出现,提升了我家的饮食品质。餐桌上的菜品越来越丰盛,用心吃三餐,平安过四季。闲暇之余,我从手机上学会了不少菜肴的做法,厨艺越来越好。根据家人的偏爱和喜好,餐桌上呈现出物质的丰盈和生活的富足,我俨然成了大厨。山芹海米色泽鲜艳,菌菇排骨汤鲜美香醇,用洋葱、豆腐干、秋木耳做的凉拌菜更是清香爽口。我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做菜时更加注意合理搭配。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从单调寡淡到丰盛精致,从粗茶淡饭到营养健康,餐桌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国家的巨大变化。新时代,新征程,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作协会员)
编辑: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