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小寒冷艳料峭,看一朵花开等一树新绿|郝安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1-05 08:00:00乌飞兔走,日征月迈。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头就是一年,一转身就是一辈子。这不,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太阳到达黄经285度,小寒便折纤腰以微步,接踵而至了。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思是说,冷气积久而寒,小寒呢,处于农历十二月的前半段,天气虽寒,却尚未冷到极点,所以叫小寒。到十二月下半段就是大寒,极冷了。
从字面理解,小寒冷的程度似乎理应逊于大寒。一个小字,也柔情蜜意,确实将彻骨寒意缓解了几分。
但无论从气温的平均状态,还是极端最低气温的记录看,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实际情形是,小寒时天寒最甚,大寒时地冻最坚。有的年份是小寒冷于大寒,有的年份则是大寒冷于小寒。还有一些年份,是小寒大寒冷的程度大体相当。
所以,如果只是从农时、天象甚或体感表象的角度来定位二十四节气,就不免失之于浅显粗略,甚而偏颇了。二十四节气,具有严谨的科学品质、深邃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积淀。它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涵盖了从天象、地理、四季、节候,一直到认识它的哲学的整个体系。
虚怀若谷的二十四节气,宛如一望无际广袤无垠的天空,又俨然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的大地,满腹经纶;轻声轻气的汉字音节,仅仅是它的一个标签,农历里的传统文化才是它的内核。
譬如小寒大寒,就不能简单的望文生义了。因为万事天道,须由表及里;盛极而衰,须大开大合。一般的规律是,寒极回暖,巅峰总在终末。
花香鸟语是大自然的语言。而禽鸟得气之先,在感知阴阳之气流转方面,有着人类难以比拟的天赋。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的三候完全以鸟类作为物候标识,一是秋天的白露,二就是冬日的小寒了。
思乡雁北至,欲别水东流。小寒一候雁北乡。乡,乃趋向、向导之义。超前感知时令变化的候鸟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萌动,在南方越冬的大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再五日,小寒二候鹊始巢。喜鹊极具灵性又极具个性。小寒时节,北方到处可以见到喜鹊,因感知阳气开始衔草筑巢,奔波忙碌,为孵育后代做准备,憧憬打点美好的未来。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又五日,小寒三候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野鸡夜雊,是感于阳而后有声,开始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这声声鸣叫,是清脆悦耳的求偶鸟语,也是对春天即将来临的欢呼。
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没有自然,我们一无所有;没有自然,我们一无是处。人类真的要学会并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和亲近大自然。
古人显然比今人做得要好。在万木枯黄,气象凋落,死寂冷静的深冬,拈花惹草的前辈又另起炉灶,在此时开放的众卉之中,专门遴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作为花界代表,赋予其时令物语,晋升为物候指标。这便是众所周知的二十四番花信风。
始梅花,终楝花。从深冬小寒到盛春谷雨的八个节气,三八二十四候分别对应二十四种花。小寒时节,一候二候三候对应的花,分别是梅花、山茶、水仙。
风有常,似有德行,如期而来;花有信,似有灵气,迎风盛开。以花事次第记载时光,果然寂寞隆冬,岁月含香。不啻为另一种具有烂漫意味的物候观测。
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小寒不可小觑,它标志着大部分地方,将进入最寒冷的日子。寒为阴邪,收引凝滞,易伤人体阳气。故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顺应大自然的收藏之势,护佑阴精,使精气内敛,以润五脏。
屋外是寒风呼啸的冷,屋里有红泥火炉的暖。冬日实在是独具风情的季节。小寒冷艳料峭,更是心平气和耐住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凛冽,少了些浮躁,多了些宁静;沉稳内敛,却也浪漫温馨。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天气越来越冷,年味儿越来越浓。冷冷清清中的风风火火,就是冬天生活的高潮。
风花雪月是景,一日三餐成诗。人一生中追求的,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无非当下的眼前景、碗中餐、身边人——
去晒太阳,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
出去遛弯,闲看一朵花开,静等一树新绿。
哼着曲儿: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
人间值得,生活也还得继续。
编辑:石俊豪 熊燕 冉开梅 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