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从数学课上学到的|陈裕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1-08 18:05:17

第一次走进校园,我便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老师问我:一只鸭子两条腿,四只鸭子几条腿?我的回答让听到的人大跌眼镜。由此,我对数学特别敏感。

在数学课堂上,我认真听讲,从每个内容上,找寻学习规律,避免老师再问我时的尴尬。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学越觉得,数学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和字母的运算这么简单。
(一)数字
学数学,从认识数字开始,从0到9,10个数字,由此而演变来的成百上千的数字乃至无穷没有极限。我们的生活里充满着数字,从住址到电话,从年龄到家庭成员,都是数字在标注着人生的年轮。我们的生活就像一张数字织成的网。每个节上的数字正是生活点滴的记录,虽然数字不能明确表达每一天的过程,但却可以归结你对人生道路的思索。从古至今,人们对数字的理解,对数字的应用,深入到每一个角落。“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看似简单的数字描绘,蕴含着生活中的柔美,静态的事物深含着动态里的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诗情画意里的平凡,自然风景中的美感,渗透着对平淡人生的一种爱恋。大文豪苏轼就有对人生的另样感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恰恰是数字年华里的堆叠,爆发出震古烁今的诗篇,也是一生中起伏跌宕的写照。
其实,从数字开始,我们就积累了生活的诸多元素。从无到有,聚少成多,虽然在数字的积累上时光可能短暂,但过程却相当复杂。纵观中国的历史,每一个朝代都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说明其存在的时间长短。唐朝289年,宋朝319年,凡此种种,数字虽然成就了历史的更替,但历史一步步走来时,却带着血与泪地融合。常言说:一将成名万骨枯,这就是历史演变过程中鲜明的验证。时代前进的车轮总是由付出汗水的劳动者倾情助力,英雄人物的领袖光辉万丈也掩盖不了人民群众的豪气冲天。正义的力量永远是光明的,所以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少数英雄只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从历史的雾色中,尚可依稀辨别出那刻着“1、2、3……”数字的时刻。从古至今,岁月的页历在时光流逝中翻起又落下,每一段都演绎着精彩故事,变化着动人乐曲,更替着丑俊人物,诉说着喜怒哀乐。每一段历史都标注着一串数字,但不是非得用数字才能说明历史,而数字更能说明历史中的准确性和既定性。数字不仅仅是年代那么单纯,它所包含的荣辱兴衰记录着文明的繁衍,这是历史的宝贵财富。
(二)方程
遇到一些数学题,我们都习惯用方程的解法。先设未知数,然后列等式,再求解。好像这一切都是固定的。在自然里,有很多的未知数需要我们去设定,去求解。我们现在的已知世界,不就是很久以前的未知数吗?
破解生活中的题,可能用到的不仅是方程。有时,生活里不存在等式,就像时间一样,当你去寻找它的等式时,它却不等你去求解。每一天早起的时候,我们就在抒写着未知,或多或少,都已难以把握。计算的过程充满着变数,有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可能就是多余的解,不想舍去,却不符合生活方程的规律,舍去了,又对变化中的过程存在着依恋。所以我们总是这样矛盾着,在舍与不舍的过程中徘徊,这也许是又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生活的过程也是一种方程式的解答,它平衡着利弊,均衡着胜负,拟定着公正,给出明辨是非的答案。我们在这道方程式里,不断朝着正数的方向努力,而有时得到的却不是希望的结果。其实,每个奋斗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抱定持之以恒的信念,你的方程总会给出完美的一道解来。

事情就是这样,人生不断前进,列一道生活的方程式,让追求成为未知数,让付出成为系数,相等的永远是百倍的信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如此,不负此生。
(三)坐标
从数轴开始,我们接触了坐标的粗略含义。有了坐标就有了方向,方向永远是正数,就像人间正道永远是沧桑一样。坐标系的产生,在为数学的界限上勾勒出具体的位置的同时,也为人类在追求探索上描绘出甲乙丙丁似的道路征程。
世界的开端从原点起始,慢慢延续着四方,人的出现也正是如此。我们都从一点出发,从0开始,去绘制自己的人生坐标,虽然每个坐标里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衡量你的人生价值的刻度却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的成功而放大你的生命底线,也不会因为你的失败而缺失生活里的每一寸光阴。虽然在时间的方向上有着公平与不公平的矛盾统一,但坐标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说到公平,时间会给你满意的答案,从零点开始,人皆相同,不徇私情,说到不公平,时间不会让你错过的时候再回头,过去的永远成为历史,也是警示后人的一段标尺。所以我们当借力而动,量力而行。是用曲折的折线绘制一幅杂乱的人生线条,还是用规律的正弦曲线表达人生的潮起潮落呢?人生且行且思考,且行且珍惜。
有时做一道数学题,就习惯了用数学方法去比对生活,比对生命。数学里简单的数字,僵化的公式,固定的计算方法在生活里就会如鱼得水,就会成为数学之外的人生信条,生活哲理。我们有时忽略了生活中的数外数,我们也轻视了时间中的点外点,拿起手中的尺和计算器,量一量岁月中流失的尺寸,算一算一生之中有多少次乘方的努力,又得到多少回幂的相容。

其实,我们不必费心地寻找这里面有多少正确的数学答案,在每一天开始的时候只要能设立正确的未知数,找准人生的坐标,在数着“1、2、3、4、5”的轮次里,去完成一道人生的方程式,即使有多余的解,未尝不是生活中的点缀,它也会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作者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