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观察|切实提升新时代青年学生红岩精神认知水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1-11 10:28: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岩精神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以及革命志士,在近代中国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全面抗战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培育、凝结而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要切实提升新时代青年学生红岩精神认知水平,充分发挥红岩精神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生从红岩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斗的力量。

在“融入”上着力,把红岩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主渠道”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辉映党史的一种精神风貌,红岩精神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鲜活素材。可以说,红岩精神与思政课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增强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知水平,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将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当前,由于一些学校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机制安排,或者受制于部分教师思想意识不强、教学能力不高,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要优化红岩精神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托思政课讲好红岩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切实增强青年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知水平。

在“彰显”上聚力,把红岩精神作为日常思政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增强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知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革命文化精华的红岩精神,蕴含着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道德教育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说,红岩精神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当前,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仍存在短板,红岩精神进校园相关主题活动还不够丰富,缺少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创新性的红岩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品牌。要精心组织策划,引导青年学生在精彩纷呈的红岩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中提升认知效果。

在“传播”上用力,把红岩精神作为网络媒体舆论“主战场”的重要资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指出:“要用好网络平台,发挥融媒体优势,制作播出一批接地气、易传播、群众爱听爱看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中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青年学生融入了互联互通、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战场,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壮大主流舆论,而红岩精神能够提供网络空间所需要的正能量和好声音。可以说,红岩精神与网络媒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当前,红岩精神不仅在互联网舆论场的“信息量”不足,而且在话语表达方式上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以技术赋能传播革新,突出红岩精神在网络舆论场的主流价值,为青年学生增强红岩精神认知提供健康的网络生态、绿色的网络平台、充裕的网络信息、优质的网络产品。

党的二十大号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青年学生适逢盛世、大有作为,应该大力弘扬红岩精神,赓续红色传统、接续时代使命,争当新时代的“红岩发声人”,在红岩精神的浸润中提升认知水平,并转化为勇于担当、奋斗奉献的自觉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谱写青春华章。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编辑:陶一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