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天寒年糕香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1-13 09:45:31

腊月的山村,天寒地冻。过年的忙碌过了腊八就开始了。灶屋的烟囱不停歇地喷吐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在屋顶的上空盘旋交织成一片氤氲的蘑菇云,酝酿着农家年关岁尾吃吃喝喝最朴素的祈愿。

每年一到腊月,母亲都会特地蒸年糕。年糕有着“年高”长寿、步步登高的寓意。说来有点奇怪,我大哥不喜欢吃糯的东西,我二哥也不喜欢,独独我喜欢,且忠贞不渝地喜爱着。我喜欢“糕”这个字,这是个让人充满温暖的字。你看呀,一个“米”字,再加上个“羔”字,是米做的小羊呢。它有着洁白柔软的身子,有着纯净若水的眼睛。

在我的家乡——鲁中山区,年糕有黄、白二色,象征着金银。母亲常做的是黄米面年糕,黄米即是“黏黍”,是黍物的一种,它脱壳磨粉蒸熟之后,既黄又黏,还有淡淡的甜味。母亲做年糕前,都要先给黄米泡个澡,然后用笊篱把黄米捞出来,放到簸箩里控水,等到它半干不湿的时候,用手指一搓捻就碎的时候,就要上碾压成粉面。去集上买来红枣、苇叶,就等年根儿一到蒸年糕了。

母亲动手做年糕时,先把黄米面放到缸盆里,一边慢慢地淋入温水一边用手搅拌,让米面被温水打湿但不会湿到成团的程度。这个过程要有耐心,水要慢慢加,手要快速搅拌。直到所有的米面都被温水浅浅打湿,攥一把米面,还是松散的状态。这个度要掌握好,若有干粉,蒸出来的年糕黏性会降低,而且不易蒸熟。若是湿了,蒸出来的年糕就会扁塌了。搅拌、揉拍,最后做成一个个上尖下圆、小土丘状的年糕,上面摁上三四个红枣就好了。紧接着就在锅里添上水,放上箅子,在箅子上先铺一层蒸布,蒸布上又铺一层苇叶,最后,把揉好的年糕,均匀地摊在上面,盖上锅盖,再烧火。风箱一抽一推,身子一伏一仰,旺旺的灶火映红了母亲古铜色的脸庞。香甜的味道越来越浓,渐渐地渗透到我们心里。

开锅之后,再继续烧一刻钟左右,年糕差不多就该蒸熟了。母亲掀开锅盖,用筷子戳一下年糕,通过察看粘在筷子上的年糕颜色,来确定年糕是否熟了。发白,不粘筷子,就是不熟;又黄又黏,就是熟了。在确认年糕已经蒸熟后,稍一落火,母亲就把锅盖猛地掀起来。霎时间,蒸气弥漫了整个灶屋。我透过云雾般的蒸气定睛一看,黄灿灿的年糕,宛如一座座小金山,那香喷喷的年糕就是浓浓的年味儿。母亲一边给我的碗里夹着年糕,一边念叨着“年糕年糕年年高”,吉祥的话语中透着满满的祝福。我趁热咬上一口,满嘴软糯,吃一口,再吃一口,吃得小心而奢侈。

年糕出锅后,我还有桩很重要很庄严的事要做,那就是给年糕“点红”。母亲挑几个模样周正的年糕放在盆子里,我端着盛红粉的小碗,用筷头蘸一点红,往糕上点,点在糕的正中央。眨眼间,一块块年糕上面,就缀着一个一个的红朵朵了,如同美人眉心的一颗痣,有了千娇百媚的风情。

我一直闹不懂为什么要在年糕上点红朵朵。问过母亲,她说,以前人家就是这样做的啊。我想,它应该是一种流传的风俗了,真感谢有这样的老风俗在,它让我们平凡的日子里开出千朵万朵的花来。

年糕在天寒的冬天容易存放。蒸好晾晾,保存在专门用来放年货的一间屋子里,吃的时候拿出来再上锅蒸软即可,跟新鲜的一样好吃。我特别喜欢油煎年糕,年糕切片,油锅一煎,看着就沁人心脾,入口外酥里糯,百吃不厌。

现在人们的日子红火了,年糕不再只过年时才有了,平常的日子里,商场里各种各样的年糕品种繁多,应有尽有,但母亲还是每到过年,买些糕面,备些红枣,亲手蒸一些年糕。回家过年,吃一口母亲做的年糕,浓浓的年味儿,就是家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作协会员)

编辑:邓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