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观察|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六个必须坚持”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南旭光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1-19 12:36: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作出系统阐释,不仅为系统总结百余年党史奋进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还为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六个必须坚持”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发展历史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明确了坚定道路自信、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发展历史的重要经验。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练就的独特精神气质。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用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现在,党又带领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党百余年奋斗得出的历史总结,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始终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选择,是我们党百余年奋进的宝贵经验。

“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从普遍联系、全面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运用科学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联系的观点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史观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来看,系统观念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及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运用系统观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注重把握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全局性、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

“六个必须坚持”为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供重要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立场观点和方法论的角度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供了重要指引。首先,党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要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肩负使命和任务的艰巨性世所罕见,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世所罕见,面临的风险挑战世所罕见,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和战略定力,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其次,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要坚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高度概括了创新对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为此,坚持创新理念,并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发展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关键。

“六个必须坚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方向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六个必须坚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方向。首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唯有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才能更好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最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遵循现代化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是立足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与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有机统一。为此,要坚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

总而言之,“六个必须坚持”既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对于丰富和完善党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学习好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将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政治修养、理论素养和履职尽责的本领,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坚定不移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分别系重庆开放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教授,重庆开放大学党委办公室干部)


编辑:汪茂盛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