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越冬的鸟儿|刘椿山专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01 14:34:31大雪初晴,阳光一会儿从薄薄的云层里跳出来,一会儿又藏进去,在雪上晃晃悠悠的,调皮得很。气温稍有回升,父亲放置在屋檐下的蜂箱里,有蜜蜂三三两两地飞出来。
一群好看的鸟儿,从对面山上飞过来,落在门前被积雪搂抱着的槐树枝上,抖落的积雪簌簌地往下掉,打在下面的芭蕉叶上,“噗噗”地响。而那些鸟儿却像白白的枝头上长了一个个大大的花苞一样。鸟儿绿头冲冠,人们管它们叫“绿冲冠儿”。冬天里,“绿冲冠儿”最爱逐食零零星星飞出蜂箱外的蜜蜂了。
槐树下,父亲正抡斧劈柴。“绿冲冠儿”不敢过来。过了一会儿,一只胆大的,失去了耐心,从槐树上斜斜地飞过来,落在蜂箱上面,伸直脑袋瞅准飞出蜂箱外的一只蜜蜂,“嗖”地一下就追了过去。
“唉呀!唉呀!”“搞不得!搞不得呀!”父亲见状,丢下手中的斧头,挥舞着双手追了过去。听到父亲的吆喝声,那只“绿冲冠儿”又“呼啦”一下,飞到了槐树上。
两只灰斑鸠静静地蹲在屋顶的烟囱旁边。炊烟轻拥着肉香,从烟囱里腾腾的往外冒,灰斑鸠追赶着二叔家的炊烟,一前一后缭缭绕绕地向邻居家上空飘去。屋顶上就数烟囱旁边最温暖。看来这是两只最识人间烟火的鸟。
小山雀是些机灵鬼,趁父亲往屋里抱柴禾的时候,扑楞楞地从竹林里径直飞到二楼的阳台上,先歪着脑袋往屋里瞅瞅,见里面没人,一展翅便落在了晾香肠的竹竿上,上好的香肠,很快便被它们啄破了。它们吃几嘴,还“叽叽”地叫两声,估计是嫌香肠太辣,或者太麻了。
父亲从屋里出来,朝楼上望一眼,也不管,任由它们“为非作歹”,反正吃的又不是他的蜜蜂。母亲在厨房里,听见楼上有鸟儿在叫,便问父亲,是不是鸟儿偷吃香肠。
父亲回答:“过冬嘛,让它们吃点,不关事。”母亲“嘚嘚嘚”地就往楼上爬,“呵哧呵哧”地将那些小山雀赶跑。赶完鸟,母亲站在阳台上数落父亲。父亲就“嘿嘿”地笑,也不还嘴。
这时,就听见村子里,有人家“噼噼啪啪”地放鞭炮。守候在槐树上的“绿冲冠儿”听到鞭炮声,惊慌失措地飞走了。震落的积雪,又把下面的芭蕉叶打得“噗噗”地响。那么大一群鸟儿,也不知道它们拿什么越冬?
小麻雀胆子却很大。它们牵线般地从柏树上飞下来,落在地坎下面,那里有母亲从屋里清扫出来的尘土,它们在尘土上划拉一阵子,没找到吃的,又飞起来落在院坝边上,四下瞅瞅,没什么危险,便一跳一跳的往磨房那边跳去,然后一展翅,便从窗户里飞进了磨房。磨房里有父亲故意没扫干净的玉米面。对于小麻雀来说,冬天能吃上几口玉米面,简直太美妙了。
菜地里,却是另一幅景象。一群土画眉站在白菜上,“噗噗噗”地啄着白菜叶。它们非常机警,吃几口,就抬头往四下里看看,一旦发现有人走近,便齐刷刷地从菜地里飞起来,藏进旁边的树林子里,等人一走远,又像直升机一样,飞出来停在白菜上。土画眉的日子也是太难了,越冬吃点白菜,还得看人的脸色。
冬天,鸟儿真的是在过关。父亲心善,知道那些飞到房子跟前的鸟儿,是为了讨囗吃的,便在院坝边上扫出一块空地,时不时地撒上一些玉米面和糠头,让它们美美地饱餐一顿,帮助它们越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那些吃饱的鸟儿,重新飞到树上,欢快地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是在向父亲道谢,并向他致以冬季最悦耳动听的祝愿!
编辑:汪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