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邓训晶专栏|记住乡愁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05 13:32:37

抹不去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喜欢余光中这首诗,每每读起,就会被那浓浓的乡愁感染。

乡愁是朵云,在过年时牵着游子的脚步往家走。只要想起故乡,心就会荡起一阵阵涟漪;想起那间间农舍,声声犬吠,会陶醉在这梦幻般的意境里;想起坐在山崖上,看那天边的火烧云和一望无际的田园大地,唯美了游子的心;儿时割草的山捉虾的河,还依旧青山绿水吗?儿时栽下的玫瑰种下的柳,还依旧芬芳吗?回到故乡,迫不及待地扔掉行囊,奔上山顶,看到那日思夜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情不自禁振臂呼唤,一声我回来了,回荡在山野,道不尽无尽地牵念。

在乡愁的泪花里,那温暖的家会一一浮现。村口的老槐树下,那是儿时嬉戏的地方,如今站在树下的是盼归的父母,寒风撩起他们苍苍白发,昏花的眼睛打量着路上的行人,明知儿女归期还远,可是执着的他们盼望那意外惊喜;矜持的妻子在依门盼着,散发着肥皂香味的衣服已经整理好,暖暖的棉鞋早已放在门边,痴等梦中人归来;期末考试拿到成绩通知单的儿女,在门口张望,那大红的一百分是等待父亲的夸奖。游子回家了,拥着槐树下张望的父母,凝视含情脉脉略带羞涩的妻子,抱起幼小的女儿,送给儿子大盒礼花。调皮的儿子迫不及待地把礼花燃放,在空中闪烁绽放出一朵朵美不胜收的烟花,五彩缤纷,斑斓了夜空,斑斓了游子的心,这些无不是乡愁的韵味。

在乡愁的思念里,听到“多少次的追寻,乡愁是碗水;多少次的叩问,乡愁是碗酒……”,总会热泪盈盈。故乡的人面桃花霎时会回旋在脑海里,那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走在故乡那长长的小街上,笑靥如花的邻家妹妹,你好吗?玉树临风的邻家哥哥,你好吗?背着小书包一起上学的发小们,你们好吗?忙忙碌碌筹备年货的邻居们,拎着大包小包,过年的喜悦从心里流淌,匆忙中不忘一声问候,温暖了游子的心。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那熙熙攘攘的人流,那年夜饭丰盛的佳肴,无不盛满乡愁的味道。

回家的时间太短暂,元宵的花灯摇曳着游子离家的愁绪,妈妈数着假期,多少话还没有说完,又要回到那不是故乡的地方去。父母拿出香肠腊肉咸鸭蛋炒花生……他们恨不得把家都打包让孩子带走,离别的行囊里啊是满满的慈爱。

空气里还弥漫着过年的香甜味,还没来不及把梦留给故乡,游子又踏上了拼搏的征程。最苦离别情,一声汽笛长鸣,跌落在旷野,无限的惆怅与孤独,在离别的这一刻涌上心头,思念从此拉开新的一幕。

载不动的乡愁

每到年关,乡愁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无论你离家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春风得意或落魄失意,都难舍那乡音乡韵故乡情。

今年冬天太冷,我选择到温暖的广州过年,见到了我许多学生,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回家。我们煮酒相忆,举杯问候。看着窗外绽放的礼花,我们聊得最多的是家乡人和事,缕缕乡愁在不经意间弥漫。他们仰天遥问,家门前的池塘还泛起层层碧绿的涟漪吗?离家前种下的玫瑰,是不是早已花蕾满枝?言未尽,泪先流,思绪万千,回忆如决堤。他们说游子最怕佳节来临,会自然而然想起家乡,想起空巢父母。想起小时候不听话,挨父母的竹棍,但那是多么甜蜜的往事,是多么幸福的时光。常在梦里听到母亲问:“儿寒乎?欲食乎?”乡愁,是母亲手中的线,一针一线连着游子的心;乡愁,是父亲肩上的犁,耕耘出丝丝甜蜜;乡愁,是故乡的新竹,雨后春笋般泛滥;乡愁,是老槐树上的鸟窝,从小就没有掏够。

他们也怕月光如水的夜晚,月因为乡愁而忧郁,乡愁因为月而令人惆怅。这时他们会想起老师和同学,不经意间会涌起一阵阵心酸。蓝梦跟我忆起小时候,在学校淘气,完不成作业,被我留起来补课的情景。有一次,我把他留在办公室补作业,狡猾的蓝梦一直想方设法逃跑,但有我守着,一直没有机会。这时,吹着口哨的李强来了,他说教室里有同学吵架了,请我快去看看。我急忙跑到教室里,哪有同学吵架,问了在教室里的同学,都说没有这回事。我转身回到办公室,蓝梦跟着李强已经逃跑了。我中了调虎离山计,气得恨恨地说,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们。他们抢着说,第二天,给我拿来完成得整整齐齐的作业,还跟我采来一大把带露的野花,跟我承认错误。在办公室里看见我震怒的样子,他们默默地把花跟我插在玻璃瓶里。我训了他们一顿,等保证不再犯,我才放了他们。我告诉他们,其实,看在完成了的作业和美丽的野花份上,我早就不生气了,做做样子而已。说到这儿,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着笑着,他们眼里都蓄满了泪水,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他们说,多想回到小时候,多想回到故乡,看一眼村口的古井,闻闻田角草垛的清香;多想听听那亲切的乡音;多想回到书声琅琅的学堂,那是给我智慧给我力量,伴我成长的地方;多想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心中的伊人如今在何方?我拍拍他们的肩膀,无言相对。是啊,乡愁是对故乡的眷恋,是永恒的情感,这种情怀像一朵挥之不去的云,时时萦绕心间。

游子最怕离别,我要走了,他们恋恋不舍地送我。送了很远,我劝他们,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回去忙吧。目送我乘坐的车远去后,发来微信:老师,我好像送走了自己的心,心窝里空荡荡的。

游子啊,他们一次次把乡愁在梦里邮寄。那些躲在工地角落跟白发苍苍的父母发信息,那些蹲在地铁口蹭网跟妻儿视频,那些在高高的吊车上,接到小女儿的电话,泪湿衣襟……这些画面镌刻在每个人心中。那载不动的乡愁,永远是游子心中的痛,故乡的亲人和美景永远留在他们心头。

流淌在诗里的乡愁

“谁家的灯笼,悄悄挂起,点亮路人的归期;谁家的屋脊,黄沙淋漓,覆着游人离绪。”自古乡愁就是诗人千年不变渲染的主题,循着乡愁,我们去看看那些镌刻在灵魂深处的断肠诗篇。

17岁的王维就写过千古绝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异乡异土孤独漂泊的王维,遇到良辰佳节,面对繁华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海,倍思亲人。写下这首抒情小诗,他质朴、深厚、高度地概括了乡愁。

高适这个著名的边塞诗人,大多数诗作都是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充斥着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可是,英雄也有“何人不起故园情”的乡愁,去往边塞途中,恰逢除夕,长夜难眠,写下“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千里之外的亲人可好,在这除夕夜,亲人啊,你们是不是也在思念我在何方,怎样度过这亲人本该团聚的除夕。诗里漫漫无边的乡愁,为诗人增添了白发,也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委婉含蓄。

诗仙李白也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浓浓乡愁。白天奔波忙碌,夜深人静时,天空一轮高悬的明月,投下一地细碎的乡愁,心中泛起阵阵思乡的涟漪。此时此刻,诗人翘首窗外,这轮明月是否也照耀着故乡那山那水那草那木,月光下的亲人是否也一样在思念我?这首朗朗上口的诗,妇孺皆知,传唱至今。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的逃难中写的,这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女词人,背负着深重的苦难,主张收复失地,还她河山。可是南宋政府的无能,让她只能把对故国家园深切的思念融入词中,表达她带着血泪的呼喊;她只能借酒浇愁,她不敢想又不能不想,这种故国之思和怀乡之情,痛苦和彷徨,有谁能懂,只能付诸杯中物。

还有一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荒凉古道上,残阳夕照,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凄风苦雨,愁肠百结,信步由缰,不知归宿何方?此时此刻,故乡是那么亲切地浮现在的眼前。马致远用寥寥数字,用常见的景物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的乡愁。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断肠人在天涯。

每当新年过后,在送别的车站码头机场,都能看见了一幕幕离愁。年迈的父母送儿女,拉着手总也看不够;年轻的妻子送丈夫,喁喁私语说不够;外出打工的妈妈,捧着小女儿的脸亲不够。此情此景,乡愁,不仅仅是诗人的相思和苦闷,也是千千万万游子心中的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首首流淌在乡愁里的诗,就是一片片洁白的云朵;一曲曲思乡的歌赋,就是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因为思乡,诗人才写下了婉约动人的乡愁诗,记住乡愁!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