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马海霞专栏|春天里的“大事”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09 16:39:37

“每年的春天⼀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事发⽣似的。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整个春天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这是电影《立春》里的一段台词。

每年春天,我也在期盼大事发生,这里的大事指好事、喜事,那些深埋在严冬里未解决的难事、愁事。每当深夜把自己折磨到失眠,无法入睡时,便在心里劝说自己,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天大的难事,到了春天总会有转机。

可到了春天,始终也没望见好事来临。日子一天天过去,冬天未解决的事儿,到了春天依然得不到解决,人便开始变得烦躁不安,仿佛事情已经“盖棺定论”,或放弃或接受现实。

29岁那年的夏天,我从单位辞职去北京学化妆,学成回来决定先找家影楼实习,积攒经验后,再自己开家小影楼。本以为拿着某国内著名化妆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奖状,可以很容易找到实习单位,但我应聘了十几家,得到的结果都是电话留下,回去等通知。

无奈之下,我只好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那个冬天,我找了一份发传单的兼职,这个工作比较自由,但整整一个冬天,全市的大小影楼我问了一多半儿,均无回应。

冬天很冷,当我站在寒风中发传单时,便安慰自己,等明年开春了,肯定会有好消息传来。但次年春天,别说好消息了,连一个普通消息也没传来。我开始后悔,辞职辞错了,也开始否定自己能力不够,技术不精,都没一家影楼留用,自己创业更没市场了。

我颓废了,辞去了发传单的兼职,每天窝在家里不出门。母亲沉不住气,帮我找了在私人企业当车间主任的族叔,让我进他的车间,当一名流水线工人。

我不想去,我在原单位是管理人员,辞职是为了提升自我,不是为了下车间干活的。但经不起母亲天天数落,我只好硬着头皮去上班了。

族叔所在的企业有六千多名职工,大部分职工都是年轻女孩。她们听说我会化妆,都找我帮她们修眉。没想到我一“修”名扬全厂,中午休息时,被大家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的业务从免费修眉发展到免费美甲,后来免费业务拓展到化妆、整体造型。

这些被我打扮漂亮了的小姑娘,建议我在厂门口租间店面,卖彩妆,顺便修眉和美甲,还有小姑娘建议我带学生教化妆。当时在我们那个小城里,还没有一家从事这些服务的店呢。

说来也巧,不久后,厂门口就有一间小门面出租。那年夏天,我租下了那间门面,因为我早有了固定客源,所以一开业生意就非常火爆。

30岁那年的春天,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个春天了,人生中没有了方向,每天都愁容满面,看不到希望和未来,还要在繁重的工作岗位重复着机械运动。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看似倒霉的春天,却暗藏着机遇,我若不去工厂打工,也不会开彩妆小店,后来证明这条路比开影楼更适合我。

《诗人十四个》一书中写道:古诗里常常感慨春天太短,但人生中其实有另一种遗憾,千呼万唤的春天到来,可久处无聊之感并没有减少,阻碍我们真正投入生活的障碍依然还在。据说,春天抑郁症的发病率会更高,我想那是因为春天已经到来,处境还未改善,就再无其他盼头了。

其实,春天也是寻常日子,不要给它过多的“滤镜”,冬天解决不了的事情,春天也未必能解决,但日子没有白过的,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柳暗花明,未必是春天,但只要自己够努力,它一定会出现在未来的某一天。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