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涂启智专栏|春天二题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2-09 16:49:38

春水哗然

河畔的杨柳,是春天的信使。那些鹅黄嫩绿的蝇头小楷,传递春风对大地的问候,娟秀而又清新。

冰封在不知不觉间消解,河床日益温润丰满起来,水声哗然。

在和风暖阳安慰下,光秃秃的树木,从树根、树干、树枝、树梢处,冒出青翠欲滴的相思,风情万种。四季常青的乔木,赶集般迫不及待吐出葳蕤嫩绿,与之前傲霜挺立的深绿交错相间,形成梯队层次。这些树木,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喜新依然恋旧。

桃花最早泼墨一腔思春情愫。它醉卧春风,一任激情澎湃,汪洋恣肆。满树,满枝,一朵紧挨一朵,粉中带红,绚烂至极,如朝霞、似织锦、像梦幻。在春天里,或许桃花最早谢幕,有人不免生出“落花流水春去也”感叹惋惜。然而,那饱满甘甜的蜜桃,分明映照桃花的妖娆灼灼。花朵在果实中永生。

春风荡漾,将凛冽、干燥与刺骨吹到九霄云外,给人间送来清爽、润泽与温暖。

春水哗然,掀起清亮激越的浪花。一排婀娜的杨柳,对着河水镜子梳妆,仿佛一群妩媚动人的少妇,抑或少女,弯腰俯首抚弄自己刚刚浣洗的瀑布般的秀丽长发。

春光明媚。在北国广袤的乡野,山间树木尽管还有些萧瑟冷清,形影相吊,然而抑制不住的绿意以及春的气息,已在潜滋暗长,仿佛千军万马整装待发,万紫千红的意愿已是锐不可当。村前小溪中,鸭群按捺不住对于自由自在的向往,恣意“红掌拨清波”,尽情释放积攒了整个冬季的渴望。春雨绵绵,沾衣欲湿。向晚的灯光柔和温润,人们不惮于户外行走,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天是无声的召唤。城市,乡村,男女老少都笑意盈盈,奔向户外,在绿道,在郊野,疾步奔走抑或悠闲漫步,酣畅淋漓地呼吸新鲜空气。人们踏着春天的节奏,神清气爽,脚步轻盈,欢欣与自在如同四季桂一样,散发淡淡的清香。

春天的鸟儿,仿佛也脱下层层冬装,身体异常矫健轻盈,轻轻抖动翅膀便能冲上云霄。春天的气氛和煦友善,鸟儿并不怕人。几只鸟儿与游人近在咫尺,黑色的眼眸灵动飞扬,流光溢彩,仿佛初生的婴儿。鸟鸣再无沉重晦涩,唯有清脆悦耳,如泉水淙淙,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犹如高山之巅盛开的雪莲。

风筝铆足劲儿,心花怒放,与蓝天白云亲密无间。或水平滑翔,胜似闲庭信步;或扶摇攀援,写意浩荡长空。

风筝,古时称为纸鸢。清朝高鼎在《村居》中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北宋王令《纸鸢》这样描写:“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鸟飞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飞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风筝是春天的一枚醒目标签。年年岁岁鸢相似,岁岁年年梦永恒。从古至今,人们都期待春天,热爱春天,讴歌春天,并在春天种下希望,放飞梦想……

老鹰扶摇,燕子剪尾,万类春天竞自由。春天适合奔跑,适合跳跃,适合飞翔。

春天是多情的,炊烟亦在抒写浪漫诗行;春天是妖娆的,哪怕沧桑也开花;春天是浩荡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水声哗然……


啼鸟处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啾啾、咕咕、呖呖、喳喳、咯咯……鸟鸣穿透门窗,潮水般涌进房间,让人如沐清辉。

春风揽着杨柳婀娜的腰肢,翩翩起舞。鸟儿盘旋在半空,转悠着乌黑的眼珠,以美妙动听的和声为其奏乐,渲染浪漫的气氛。

植被丰富的森林是鸟儿的天堂,参天大树是鸟儿温馨的家园。凡有鸟鸣清幽处,无不树木葱茏、枝繁叶茂。喜欢聆听鸟鸣者,会像爱护宠物一样爱护鸟儿,又像爱护鸟儿一样爱护花草树木,甚至不吝“筑巢引凤”。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朝诗人陶渊明,就曾为鸟种树。归隐南山后,陶渊明从自己建构栖身房子出发,推己及鸟,想到鸟儿也应有安居之所。于是,他在房前屋后栽种许多树,让鸟儿成为自己的“芳邻”。他还为此赋诗一首:“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或因蒙受鸟鸣的恩泽,陶渊明方能涵养冲淡平和心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一个人行走在春天的旷野,头顶星月,耳听鸟鸣,步履矫健。鸟鸣会同清冽的月光倾洒在身上,穿透心灵,使得五脏六腑舒适熨帖,好似一匹光滑的绸缎。

在嘈杂的尘世,假如一个人总能听到近处抑或远方的鸟鸣,就没有理由怀疑他依然葆有纯真。纯真的心灵总能疏远市井喧嚣,亲近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在不同环境中,鸟鸣有不同意境。《菜根谭》有句话很有禅意:“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百鸟朝凤,固然热闹,或许也不免有些聒噪。当大自然归于沉寂,平地一声鸟鸣,不仅物以稀为贵,更在于彰显寂寥中的生机,给人以深邃启迪和巨大力量。如此鸟鸣,好比遮天蔽日苍天古树之下稀疏的白月光,让大树周遭的花草如饮甘霖,如沐春风。

鸟儿青睐绿植,阳台绿意盎然,待在家中亦能亲近鸟鸣。妻子在阳台摆满花盆,种上生机盎然的花草,其中一株蓬勃向上,竟然攀援到屋顶,于高处拉风妖娆。

夜幕降临,月亮登临对面的山顶,月色如水倾泻下来。突然间,一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在阳台响起。我在客厅闲坐,与阳台相距不过三米远,抬眼看去,一只鸟儿,比麻雀大,比斑鸠小。我叫不出它的名字,它双足立于绿植,乌黑的眼珠滴溜溜转动,一边梳理羽毛,一边欢快地唱歌。就在刚才,我还在为生活琐事懊恼,还有些许焦躁不安。此刻,鸟鸣清幽,如同无边的月色,一下子将我笼罩,心中的雾霭顷刻消散无影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千年以前,一个春天的夜晚,唐朝诗人、画家王维,以他惯用的诗中有画手法,辅以白描修辞,为我们呈现出花好月圆、现世安稳的尘世美景——连一轮皎洁的月亮无声无息移动与普照山林,都能惊醒鸟儿的清梦,可见春天的夜晚多么静谧祥和。这是世间的写照,还是理想的寄托?此时此景,鸟鸣与月色交相辉映,给人间带来温柔之光和清凉慰藉。

鸟儿是天生的歌唱家,它最喜欢在春天歌唱,歌唱生机勃勃,歌唱万木吐绿,歌唱许多梦想都开花。鸟儿也最适合在春天里歌唱,草长莺飞,蜂飞蝶舞,燕子归来,在这万物有灵、众生载歌载舞的曼妙时节,大自然怎能缺席鸟儿的好声音?

春天的鸟鸣是清亮的,就像解冻的冰河,阳光在上面跳跃,河水波光粼粼,闪耀着梦幻一般的色彩;春天的鸟鸣是清脆的,犹如婴儿噘着粉嘟嘟的小嘴唇牙牙学语,那稚嫩的发声,充满对世界的好奇;春天的鸟鸣是有力量的,仿佛雨后春笋,势不可挡地拔节生长,每天向上延伸一寸希望……

(作者系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